资源描述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过关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原则上条约只对当事方有拘束力,不能约束第三方。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条约会对第三方产生法律效力。例如,关于苏伊士运河的1888年《君士坦丁堡公约》中规定,苏伊士运河对所有的国家开放。关于这种为第三方创设权利的条约的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项?
A.第三国只有在加入或批准该公约后,才能享有此项权利
B.只有在第三国以书面形式明示接受后,才能享有此项权利
C.若第三国没有相反的表示,则可以推断其同意接受这项权利
D.由于第三国非条约当事方,此项权利可以由缔约国任意取消或变更
【答案】 C
2、无国籍人吉姆涉嫌在甲市为外国情报机构窃取我国秘密,侦查机关报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吉姆。甲市检察院应当如何审查批捕?
A.可以直接审查批准逮捕吉姆
B.应当报请省检察院审查批准
C.应当审查并提出意见后,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征求外交部的意见后,决定批准逮捕
D.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报经外交部备案后,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答案】 C
3、某省天洋市滨海区一石油企业位于海边的油库爆炸,泄漏的石油严重污染了近海生态环境。下列哪一主体有权提起公益诉讼(其中所列组织均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A.受损海产养殖户推选的代表赵某
B.依法在滨海区民政局登记的“海蓝志愿者”组织
C.依法在邻省的省民政厅登记的环境保护基金会
D.在国外设立但未在我国民政部门登记的“海洋之友”团体
【答案】 C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深人推进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下列哪一种做法不符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原则的做法?
A.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
B.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C.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
D.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应当单独表决
【答案】 D
5、内地李某与澳门王某因财产纠纷在澳门仲裁。仲裁庭作出裁定后需要执行。依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内地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相互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的安排》,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当事人分别向两地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的,两地法院都应当依法进行审查,其中仲裁地法院应当先进行执行清偿
B.内地两个法院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同时向两个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C.申请人像有关法院申请认可和执行内地或澳门特别行政区仲裁裁决的期限,依据认可和执行地的法律确定
D.申请人申请认可和执行仲裁裁决,应当根据执行地法律的规定,交纳诉讼费用
【答案】 B
6、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不是公务员应当履行的义务?
A.公道正派
B.忠于职守
C.恪守职业道德
D.参加培训
【答案】 D
7、甲国某船运公司的一艘核动力商船在乙国港口停泊时突然发生核泄漏,使乙国港口 被污染,造成严重损害后果。甲、乙两国都是《关于核损害的民事责任的维也纳公约》及《核动 力船舶经营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国际法相关制度,对此事件,应如何承担责任?
A.由甲国国家承担全部责任,因为损害是由甲国的核动力船造成的
B.由于该行为不是甲国国家所从事,故甲国国家不需就此事件承担任何义务
C.甲国有义务在保证船运公司赔付乙国损害的同时,对超过船运公司赔付能力范围的部 分,由甲国政府代为赔付
D.无论损害多大,由船运公司以能够负担的实际赔偿能力为限,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答案】 C
8、关于环境污染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 解决,下列哪一项表述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A.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 以提起行政诉讼
B.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不服才可 以提起民事诉讼
C.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 的,可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可以先请求环保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 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 院起诉
【答案】 D
9、关于宪法中的法治原则,启蒙思想家多有论述。其中有位思想家认为、“政府应该以正式公布的既定法律来进行统治,这些法律不分贫富、不分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人。”这位思想家是谁?()
A.卢梭
B.洛克
C.汉密尔顿
D.霍布斯
【答案】 B
10、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一种企业?
A.内资企业
B.外国企业
C.合伙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答案】 C
11、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
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
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
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答案】 C
12、下列哪一种不是《反垄断法》禁止的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
A.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B.为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达成的协议
C.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D.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答案】 B
13、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法治的概 念和理论问题进行辩论。甲说:①在中国,法治理论 最早是由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②法治强调法律在社 会生活中的至高无上的权威;③法治意味着法律调整 社会生活的正当性。乙则认为:①法家提出过“任法 而治”、“以法治国”的思想;②法治与法制没有区别; ③“法治国家”概念最初是在德语中使用的。下列哪 一选项所列论点是适当的?
A.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①
B.甲的论点①和乙的论点③
C.甲的论点②和乙的论点②
D.甲的论点③和乙的论点②
【答案】 A
14、某区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行动。在行动中,某区公安分局和区文化局以乐凯歌舞厅违法经营为由,共同作出罚款l万元的处罚决定。乐凯歌舞厅不服起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本案为必要共同诉讼
B.若乐凯歌舞厅仅起诉公安分局,法院只能通知文化局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C.若乐凯歌舞厅是合伙企业,则由其合伙人为共同原告
D.若两局的处罚决定经区政府批准,则被告应是区政府
【答案】 A
15、关于行政诉讼的现场笔录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现场笔录必须由当事人和执法人员签名,否则无效
B.当事人拒绝签名的,不一定导致现场笔录的无效
C.制作现场笔录时,有其他人在现场的,可由其他人签名
D.现场笔录必须当场制作,不能在诉讼过程中另行补充
【答案】 A
16、王某因涉嫌报复陷害罪被立案侦查后,发现负责该案的侦查人员刘某与自己是邻居,两家曾发生过纠纷,遂申请刘某回避。对于刘某的回避应当由谁决定?
A.公安局局长
B.检察院检察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委员会
【答案】 B
17、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答案】 C
18、下列关于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权与法律权利在内容上是一致的
B.人权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
C.人权的主体要比公民权的主体宽泛,不仅包括个体人权,还包括集体人权
D.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权,人权应当被尽可能的法律化
【答案】 A
19、张某涉嫌诈骗罪被甲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侦查人员在3日内讯问了张某两次,但只在第二次讯问时才告知其有权委托律师、亲友等人担任辩护人。张某遂委托了王律师担任其辩护人。王律师向甲县公安局提出了会见张某以及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请求。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甲县公安局在第二次讯问张某时告知其有权委托辩护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B.对于王律师的会见请求,甲县公安局批准其会见张某并派员在场,是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表现
C.甲县公安局告知张某有权委托亲友担任辩护人,充分保障了张某的辩护权
D.若甲县公安局以妨碍侦查为由拒绝告知王律师本案的有关情况,则侵犯了王律师的诉讼权利
【答案】 D
20、 甲国人约某在甲国侵吞了乙国某公司大量的资产,为逃避刑事处罚潜逃至丁国,在潜逃中约某曾对丙国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设甲、乙、丙、丁四国间无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依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丁国无权拿捕约某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
B.乙国对约某有权实施保护性管辖,丁国有义务将约某引渡给乙国
C.甲国不可以派警察到丁国将约某缉拿归案
D.因为约某对丙国的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丁国有义务将约某引渡给丙国
【答案】 C
21、张某(男,22岁)于1992年6月8日故意伤害丁某至重伤,一直未被发现;2005年4月12日他再次伤害陈某,致陈某轻伤,则对于张某伤害丁某的行为可追诉的截止时间是:( )
A.2002年6月8日
B.2020年4月12日
C.2007年6月8日
D.2010年4月12日
【答案】 B
22、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
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
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 D
23、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贸易政策评审的效力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政策评审的结果对成员具有约束力,成员必须依此作出改进,否则会受到处罚
B.政策评审的结果对成员具有约束力,成员不改进将会受到指控
C.评审中发现成员有与WTO协议不符的贸易政策,该成员将直接被WTO处罚
D.评审结果和提出的建议对被评审的成员没有约束力,但被评审的成员如果不作出改进,则很可能被其他成员利用争端解决程序提出指控
【答案】 D
24、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 )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
A.国务院作出的决定
B.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
C.省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规
D.省政府制定的规章
【答案】 B
25、甲公司对一行政机关发给乙公司的许可证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受理后发现行政机关发给乙公司的许可证虽违反决定时的法律,但符合新的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院可以依新的法律对行政机关发给乙公司许可证决定的合法性作出判定
B.应判决撤销乙公司的许可证
C.应判决维持行政机关发给乙公司许可证的决定
D.可以判决确认行政机关发给乙公司许可证的决定违法
【答案】 D
26、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执法为民首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民生是执法的第一要务
B.执法为民强调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执法为民要便民利民,这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法治实践中的体现
D.执法为民说明执法活动以“及时”、“髙效”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
【答案】 D
27、张某、李某共同抢劫被抓获。张某下列哪一陈述属于证人证言?
A.我确实参加了抢劫银行
B.李某逼我去抢的
C.李某策划了整个抢劫,抢的钱他拿走了一大半
D.李某在这次抢劫前还杀了赵某
【答案】 D
2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选项?(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主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基本人权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法治原则在我国宪法中的具体体现
D.在我国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答案】 D
29、某县工商局科员李某因旷工被给予警告处分。关于李某的处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处分决定可以口头方式通知李某
B.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C.受处分期间为12个月
D.李某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答案】 B
30、张某敲诈勒索汪某,某区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之后,作出了一审判决。但是汪某对此判决不服,根据法律规定,汪某有权在收到第一审判决书后:( )
A.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B.5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C.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
D.10日内向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答案】 B
31、法院因主要证据不足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被告以同一事实与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确认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B.确认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效
C.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判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D.判决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并向该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人事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答案】 D
32、2000年6月,最高法院决定定期向社会公布部分裁判文书,在汇编前言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由于具有最高的司法效力,因而对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可以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也是法律专家和学者开展法律教学和研究的宝贵素材。”对于此段文字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可以构成法的渊源之
B.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对各级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C.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具有最高的普遍法律效力
D.最高法院的裁判文书属于司法解释范畴
【答案】 A
33、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答案】 C
34、我国和甲、乙两国共同签订了《三方友好合作条约》。我国委派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司长代表我国参加谈判。最终,我国加入条约时对其中的争端解决条款进行了保留,条约本身并没有关于保留的任何规定。下列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该条约不须经过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批准即可对我国发生效力
B.条约法律司司长的全权证书可以由外交部长签署,如果是外交部长代表我国参加谈判,则不需要出具全权证书
C.由于条约本身未对保留进行规定,我国提出的保留不符合国际法的规定
D.如果甲国不接受我国提出的保留,则在我国和甲国之间适用保留后的条款
【答案】 B
35、下列案件能够作出有罪认定的是哪一选项?
A.甲供认自己强奸了乙,乙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B.甲指认乙强奸了自己,乙坚决否认,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C.某单位资金30万元去向不明,会计说局长用了,局长说会计用了,该案没有其他证据
D.甲乙二人没有通谋,各自埋伏,几乎同时向丙开枪,后查明丙身中一弹,甲乙对各自犯罪行为供认不讳,但收集到的证据无法查明这一枪到底是谁打中的
【答案】 D
36、甲公司与乙公司订立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分三批履行,其中第二批出现了质量问题。请问依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要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即可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B.只要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即可宣告合同对已交付或今后交付的各批货物无效
C.如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一般违约,买方可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无效
D.如第二批货物的质量问题构成根本违约,买方仅可宣告合同对该批货物和今后交付的货物无效
【答案】 A
37、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国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
B.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依法治国的水平和成效
C.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对于依法治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D.确立公民的“法律中心主义”意识是依法治国的根本条件
【答案】 D
38、关于执行主体与执行内容,正确的是?( )
A.对于罚金刑,由公安机关执行
B.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一律由公安机关送交监狱执行
C.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D.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答案】 C
39、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但在某一案件可以适用的法律规范中,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存在冲突时该如何处理,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新法优于旧法,应适用新法的规定
B.若都是行政法规,则应当由制定机关进行裁决;若都是法律,则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C.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的司法解释
D.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答案】 B
40、在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问题上,法律选择方法中的实体化倾向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的法律,下列哪个法律关系的冲突法规则体现了这种法律选择的实体化倾向是:
A.在涉外劳动者权益的保护问题上的法律适用。
B.在涉外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上的法律适用。
C.在涉外监护问题上的法律适用。
D.在涉外网络侵权问题上的法律适用。
【答案】 C
41、聋哑被告人张某开庭审理前要求其懂哑语的妹妹担任他的辩护人和翻译。对于张某的要求,法院应当作出哪种决定?
A.准予担任辩护人
B.不准担任辩护人
C.准予担任翻译人员
D.既准予担任翻译人员,也准予担任辩护人
【答案】 A
42、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司法解释,关于外国法律的查明问题,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行政机关无查明外国法律的义务
B.查明过程中,法院应当听取各方当事人对应当适用的外国法律的内容及其理解与适用的意见
C.无法通过中外法律专家提供的方式获得外国法律的,法院应认定为不能查明
D.不能查明的,应视为相关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无法律依据
【答案】 B
43、一小区已建有A幼儿园,为满足需要,某区人民政府拟在该小区内再建一所幼儿园。张某和李某先后向某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张某获批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某区人民政府必须在受理李某和张某的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与否的决定
B.某区人民政府按照张某和李某申请的先后顺序作出批准决定是不合法的
C.李某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张某申请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D.A幼儿园有权对某区人民政府批准再建幼儿园的决定提起行政诉讼
【答案】 C
44、下列关于辩护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某县公安机关奉命搜查盗窃罪犯罪嫌疑人朱某的家并第一次讯问了朱某,某县公安机关应当告知朱某有权委托辩护人
B.甲因涉嫌抢劫罪被某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甲聘请了律师乙,若乙接受了甲的委托,应当将接受委托的事实及时告知某县公安机关
C.若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且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检察院在起诉阶段、法院在审判阶段都负有提供法律援助的职责
D.未成年人王某故意杀害李某,王某委托律师张某进行辩护,王某的父亲王大某也参加了庭审。在审理过程中,张某辱骂审判人员被法官指令法警带出法庭,法庭在征得王某与王大某的同意后,可以不中断法庭审理
【答案】 D
45、公证制度是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设立公证机构、担任公证员具有严格的条件及程序。关于公证机构和公证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公证机构可接受易某申请为其保管遗嘱及遗产并出具相应公证书
B.设立公证机构应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司法部依规批准后,颁发公证机构执业证书
C.贾教授在高校讲授法学11年,离职并经考核合格,可以担任公证员
D.甄某交通肇事受过刑事处罚,因此不具备申请担任公证员的条件
【答案】 C
46、陈某在商场金店发现柜台内放有一条重12 克、价值1600元的纯金项链,与自己所戴的镀金项链样 式相同。陈某以挑选金项链为名,乘售货员不注意,用 自己的镀金项链调换了上述纯金项链。陈某的行为:
A.构成盗窃罪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
D.构成诈骗罪与盗窃罪二罪
【答案】 A
47、下列哪种情形相关的公安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变更逮捕措施:
A.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B.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
C.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已到第一审人民法院对其判处的刑期期限的
D.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答案】 C
48、甲外出时在自己的住宅内安放了防卫装置。 某日晚,乙撬门侵入甲的住宅后,被防卫装置击为轻伤。甲的行为是什么性质?
A.故意伤害罪
B.正当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民事侵权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 B
49、1996年11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2017年3月,当地公安机关根据案发时现场物证中提取的DNA抓获犯罪嫌疑人陆某。2017年7月,最高检察院对陆某涉嫌故意杀人案核准追诉。在最高检察院核准前,关于本案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不得侦查本案
B.可对陆某先行拘留
C.不得对陆某批准逮捕
D.可对陆某提起公诉
【答案】 B
50、甲晚上潜入一古寺,将寺内古墓室中有珍贵 文物编号的金佛的头用钢锯锯下,销赃后获赃款10 万元。对甲应以什么罪追究刑事责任?
A.故意损毁文物罪
B.倒卖文物罪
C.盗窃罪
D.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答案】 C
51、执法为民的基本要求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以人为本
B.和谐稳定
C.文明执法
D.便民利民
【答案】 B
52、河北省某设区的市因城市建设需要,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批准了若干企业(包括一家外资企业)在城市郊区建石场开采石料。但到十八大以后,该市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市政府通过了一个规范性文件,要求郊区所有石场关闭和外迁,并平整开采区的土地并在该土地上进行绿化。一家石料厂对市政府和矿资办的关闭通知不服,认为自己开办石场是经过政府批准的,自己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设备,现在不仅成本未能收回(更不要说盈利),还要承担石场关闭后的善后资金。因此,要求政府给予赔偿(补偿)。
A.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
C.地方性规章
D.地方性法规
E.自治条例
【答案】 C
53、1994年1月2日,张在玉因患精神病走失失踪,张的家人怀疑张在玉被丈夫佘祥林杀害。同年4月28日,佘祥林因涉嫌杀人被批捕,后被原荆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因行政区划变更,佘祥林一案移送京山县公安局,经京山县人民法院和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1998年9月22日,佘祥林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2005年3月28日,佘妻张在玉突然从山东回到京山。4月13日,京山县人民法院经重新开庭审理,宣判佘祥林无罪。2005年9月2日佘祥林领取70余万元国家赔偿。关于这场冤案的反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以来我国公安刑侦部门有“命案必破”的硬性要求,这让政法工作中向来有“重打击、轻保护”的倾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对犯罪的震慑力,但却无法避免造成冤案,法律的秩序与正义这两大价值之间存在着冲突
B.经调查,佘祥林在讯问时曾遭刑讯逼供。尽管法律价值之间并无位阶关系,但这种亵渎司法正义的行为是不为人认可的,即使通过刑讯逼供能够得到一个真实的案件结果也并非可取之举
C.该案尚在调查阶段时,张在玉家人就不停向公安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这种“民愤”也是导致冤案产生的原因之一。司法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处理好“民愤”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秩序而舍弃正义
D.该案的调查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问,办案人员之间对证据认识都有分歧,但经过市、县两级政法委组织有关办案单位、办案人员进行协调,并提出了明确处理意见,要求京山县法院“一审拉满(判15年),中院二审维持原判”。这种“先定后审”的做法追求法律施行的效率,却丢了司法公正与公民自由,典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答案】 B
54、下列各项不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B.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合同
C.公用征收合同
D.办公设备订购合同
【答案】 D
55、关于可以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案件范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侮辱诽谤罪
B.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C.刑讯逼供罪
D.过失致人重伤罪
【答案】 D
56、“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的论断是由下列哪一部宪法文件予以明文规定的?
A.1789年的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
B.1776年的北美《独立宣言》
C.1688年的英国《权利法案》
D.1918年的苏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
【答案】 A
57、某甲行为人王某采用骗取密码的方式,非法侵入了国防事务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了大量国家秘密,并提供给国外的某组织从中谋利,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 )
A.非法侵人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数罪并罚
B.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C.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并罚
D.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加重处罚
【答案】 B
58、根据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有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非常设机关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与其职权有关的法律草案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只能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交付的议案
【答案】 C
59、 张某是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之一,该选区共有选民24,249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他能顺利当选?()
A.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0,765人,张某获得选票8854张
B.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3,476人,张某获得选票6928张
C.参加投票的人数为16,874人,张某获得选票7864张
D.参加投票的人数为20,101人,张某获得选票9765张
【答案】 B
60、关于改变或者撤销法律、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立法法》的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相关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C.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D.授权机关有权改变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
【答案】 B
61、以下关于责任能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对于行为人精神状态的判断结论应当完全由精神病鉴定专家进行。
B.甲某以杀人故意将毒药交给乙后突发精神病,乙并未喝下毒药,甲持刀将乙砍死,甲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的未遂。
C.故意使自己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后,利用这种状态犯罪的,由于行为时没有责任能力,故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D.对于又聋又哑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 B
62、据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2年3月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2978人。截至3月3日,已经报到的代表2946人。出席预备会议的代表272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关于全国人大的职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A.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589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1817名以上的多数通过即可
B.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罢免国家机关的重要领导人的罢免案,必须由全国人大主席团或者3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四8名以上的代表提出,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审议,并经1490名以上的代表同意,才能通过
C.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权行使“应当由最髙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D.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必须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无需对全国人大报告工作
【答案】 A
63、在下列哪种情形下,人民法院应当为被告人指定辩护人?
A.在一起团伙盗窃案件中,被告人陈某、萧某委托了辩护人,而李某没有委托辩护人
B.王某涉嫌故意杀人,审理时未满化周岁,没有委托辩护人
C.张某涉嫌故意伤害,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而人民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
D.外国人约翰涉嫌诈骗,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时没有委托辩护人
【答案】 B
64、下列不属于对检察官予以辞退的情形的是、()
A.旷工1年内累计达到32天的
B.无正当理由逾假不归持续7天的
C.不履行检察官义务,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D.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另行安排的
【答案】 B
65、甲为某市一分检检察官,甲的下列哪一行为没有违反检察官职业道德?( )
A.甲认为他与自己办理的刑事案件有一定关联而主动申请了回避
B.甲向李检察官询问其正在办理的案件的有关信息,作为正在撰写的刑法年会论文的素材
C.甲秉公处理了一起盗窃案件,事后当事人出于感激赠送甲超市购物券2000元
D.甲兄妹们合办的企业要扩大经营,邀请甲入伙,甲同意,但承诺不参与经营
【答案】 A
66、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B.法律规则并不都由法律条文来表述,并非所有的法律条文都规定法律规则
C.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均为内容具体的行为准则
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
【答案】 C
67、在行政强制领域,合法性原则体现为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下列关于行政强制合法性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有权设定查封场所的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B.法律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对象、条件、种类作了规定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可以适当作出扩大规定
C.除了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直接执行外,其余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行政强制执行的权限、条件和程序主要由《行政强制法》规定,此外,也有一些其他法律规定了行政强制执行的权限、条件和程序
【答案】 B
68、关于网络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与审查,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询问异地证人、被害人的,应由办案地公安机关通过远程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
B.收集、提取电子数据,能够获取原始存储介质的应封存原始存储介质,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C.远程提取电子数据的,应说明原因,并对相关活动录像
D.对电子数据涉及的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可由公安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答案】 D
69、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方式不包括( )。
A.当场送达
B.依《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C.依《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D.依《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答案】 C
70、关于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不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B.有的成文宪法国家也有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
C.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能弥补宪法规定的不足
D.宪法惯例和宪法判例都是我国的宪法渊源
【答案】 D
71、王某在民间收购珍贵文物,又随地转手倒卖给外国商人,赚取了数10万元人民币,对王某的行为应当:( )
A.以非法经营罪论处
B.以走私罪论处
C.以非法向外国人出售珍贵文物罪论处
D.以倒卖文物罪论处
【答案】 A
72、罗某犯放火罪应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此时 人民法院对罗某还可以适用的附加刑是: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赔偿经济损失
【答案】 B
73、2005年4月至9月间,赖某为牟取私利,先后两次以2,000元的价格从河南省驻马店市购买了伪造的革命伤残军人证、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证、军车车辆驾驶证、军车行车执照等证件共20本,并以500至800元的价格卖出,获得赃款3,500元。赖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买卖武装部队证件罪
B.非法买卖军用标志罪
C.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D.非法买卖警用装备罪
【答案】 A
74、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世界近代法制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的核心和基础。下列关于《法国民法典》的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A.该法典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这一立法精神
B.该法典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
C.该法典的影响后来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
D.该法典首次全面规定了法人制度
【答案】 D
75、1943年,马锡五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深入基层,依靠群众,就地办案,形式灵活,手续简便,被总结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关于“马锡五审判方式”体现的法治意义,下列哪一说法是准确的?
A.是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典范
B.是努力树立司法权威及司法为民的典范
C.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法治经验的典范
D.是立足我国国情,坚持科学立法、维护法制统一的典范
【答案】 B
76、若某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2945位正式代表,在会议期间有如下事项、①会议第 一天,解放军代表团、吉林代表团两个代表团提出对国家副主席陈某的罢免案;②会议第三天, 江西代表团提出对国务院教育部的质询案;③会议第四天,319名代表提出对国务院秘书长尚 某的罢免案;④会议第六天,25名代表提出对于国务院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质询案。对于上述 事项,下列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不能成功启动罢免或质询程序
B.③和④都可以成功启动罢免或质询程序
C.对于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请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