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28708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267 大小:11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7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单选题(共600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D.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 C2、CO分子的偶极矩较小,几乎为零,是因为()。A.碳和氧的电负性差值小B.碳原子存在孤对电子C.氧原子是配健电子对接受体D.氧原子既吸引键电子对、又是配健电子对的给予体,使氧原子略带正电荷【答案】 D3、下列属于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的是( )。A.能创设生动活泼的化学教学情境B.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C.能为学生检验化学理论、验

2、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D.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答案】 C4、在初中化学中,学习化学符号、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时,适合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联系一预测策略B.练习反馈策略C.可视化策略D.多重联系策略【答案】 D5、叶老师在结课时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元素金属性的强弱可以用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来比较。那么,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衡量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预习下一节的学习内容。”这种结课方法为( )。A.归纳总结法B.设疑探究法C.巩固练习法D.收集整理信息法【答案】

3、B6、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7、下列表述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B.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C.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D.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答案】 A8、对仪器的使用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漏、洗涤并烘干B.使用胶头滴管时,特殊情况下也可把滴管插入到溶液中C.取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以防止其漏气D.蒸

4、馏时,冷却水从冷凝管最热一端进入,这样冷凝效果好【答案】 B9、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学情分析内容的是( )。A.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B.分析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的未知知识C.分析学生如何来进行学习D.分析学生的兴趣及性格【答案】 D10、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食盐B.单质镁C.烧碱D.单质溴【答案】 A11、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

5、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1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13、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出现疲劳,无精打采的现象,老师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应当是()。A.对个别学生典型进行批评警示B.让全体学生休息一会在进行授课C.积极变换学习活动方式D.设计精炼的习题让学生上台演练【答案】 C14、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6、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答案】 B15、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一定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中含有电子和原子核B.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但原子种类不变C.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气体D.氧原子只能两两结合形成气体【答案】 D16、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y)B.(1y)C.(1y)D.(16y)【答案】 A17、纸笔测验操作方便,是最常用的学业评价方法。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纸笔测验,重点不宜放在( )。A

7、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认识B.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C.对化学用语的识别能力D.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考查【答案】 D18、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式主要是( )。A.自主、合作、探究B.参与、合作、活动C.讲授、练习、探究D.反思、生成、探究【答案】 A19、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20、“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 )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A.调查访问B.实验探究C.参观讨论D.以上都对【答案】 D21、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l869年俄国科学家门

8、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某学生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四个特征: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所有的元素。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答案】 C22、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 )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

9、延伸。A.综合课程B.研究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答案】 D2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 )。A.酸性B.碱性C.酸碱性D.氧化【答案】 A24、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1B.化学2C.物质结构与性质D.实验化学【答案】 B25、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 A

10、26、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产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 B2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A.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B.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

11、探究、讨论交流,学习科学探究方法C.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D.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 B28、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答案】 B29、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30、高中化学课程的

12、宗旨是( )。A.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B.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答案】 B31、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时候,学生用辩论的形式讨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各离子的浓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怎么样的?”教师通过这个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即时表现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档案袋评价D.课堂练习评价【答案】 B32、教材观念的转变,促使教师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化学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下列关于化学教材的“二次开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进度B.教师可以随

13、意提高教材内容的难度C.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顺序D.教师要敢于质疑教材,超越教材【答案】 B33、石油运输方便,能量密度高,因此是最重要的运输驱动能源。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C.在炼制过程中,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将它们分离D.石油易燃,提炼石油时不能加热【答案】 B34、下列有关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 C35、STS思想的实质是( )A.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B.科学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C.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D.人文精神和社会精神的统一【答案】 C36、氧气

14、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 D3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甘蔗生产的乙醇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利用乙醇燃料不会产生温室气体B.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雾霾的发生C.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答案】 A38、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

15、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3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40、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

16、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41、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的是( )。A.知道D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D.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答案】 B42、在CO、HCOOH、OHC-COOH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9y)B.(1y)C.(1y)D.(16y)【答案】 A43、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主题内容的是( )。A.化学反应与能量B.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C.生活中的化学材料D.化学

17、与资源开发利用【答案】 A44、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评价目标规定“在实验探究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体现的评价目标的确定原则为( )。A.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B.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又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评价目标要体现层次性与具体性原则【答案】 D45、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Cl-、CO32-、Na+、SO42-、Al3+,将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

18、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层清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一定含有Cl-B.一定含有SO42-C.一定没有Al3+D.可能含有CO32-【答案】 B46、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依次是( )。A.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B.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开始、展开和结尾C.准备实验、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D.熟悉教案、新课引入、展开和结尾【答案】 B47、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化学基本观念,但其本质的内涵基本是相同的,下列属于化学基本观念方面的是( )。A.B.C.D.【答案】 A48、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其考核的重点应该放在( )。A.知识点记忆B.知

19、识点重现C.实验操作技能D.解决问题能力【答案】 D4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B50、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关于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答案】 D51、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主要内容载体,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下面关于化学教材描述

20、不正确的是( )。A.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工具B.围绕教学内容开发的视听材料是教材C.教师教学参考书不是教材D.学生实验手册是教材【答案】 C52、科学方法是理解、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53、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答案】 B54、( )是化学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强劲动力。A.感知兴趣B.操作兴

21、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D55、下列物质:丁烷 2-甲基丙烷 戊烷 2-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丙烷,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答案】 C56、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A.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B.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C.重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D.重视双基,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中心【答案】 D57、化学变化过程中有的还伴随着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后,溶液由无色变成紫色B.AgBr固体见光分解后,剩余固体呈

22、银白色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久置后溶液几乎无色D.紫色石蕊溶液通人SO2,溶液最终变成无色【答案】 C5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答案】 D59、下面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

23、接的基础教育课程B.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C.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衔接的中级教育课程【答案】 D60、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必须合理使用物质的基础;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属于哪类化学观念( )。A.物质观B.元素观C.分类观D.科学价值观【答案】 A61、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A.NaCl、HCl、NaOHB.Cl2、Na2S、SO2C.HBr、CO2、CS2D.Na2O2、H2O2、O3【答案】 C6

2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63、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Agl沉淀中滴入稀H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l更难溶C.将一小块钠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D.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 浓氨水呈碱性【答案】 B64、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

25、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D.选用情境素材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与能力【答案】 B6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答案】 D66、纸笔测验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评价方式,中学化学教师往往根据班级学生的及格率来评定其教学效果,以调整其教学进度。教师运用的评价叫作(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B67

26、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68、创设化学教学情境最丰富的情景素材是( )。A.实物B.化学实验C.

27、投影仪D.模型【答案】 B69、关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下列最恰当的是( )。A.讨论法B.自学C.讲授法D.探究法【答案】 C70、某学生在进行“氯气的制取和性质”这一部分的学习时,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正确地闻气味。该学生运用的主要学习策略是( )。A.多重联系策略B.多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C.练习一反馈策略D.元认知策略【答案】 B71、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

28、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72、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是原子利用率为( )。A.50%B.75%C.100%D.25%【答案】 C7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玻璃钢B.黄铜C.生铁D.硬铝【答案】 A74、教师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教学时,设计了如下活动,教师给出实验研究方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向盛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并振荡,观察现象,解释原因。该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属于( )。A.被动接受式B.主动接受式C.引导探究式D.自主探究式【答案】 C75、盐类水解原理属于()。A.化学事实性知

29、识B.化学理论性知识C.化学技能性知识D.化学情意类知识【答案】 B76、“看到CuSO4溶液,你想到了什么”这一问题适用于( )。A.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B.探查学生的已有知识C.转变学生的迷失概念D.丰富学生的认识思路【答案】 B7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C78、学生在对第三周期金属元素钠、镁、铝等化学性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这种逻辑思维方法

30、是( )。A.类比B.演绎C.归纳D.分类【答案】 C79、下列有关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参考之一,教学不必完全依照教科书B.教科书设置各种栏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C.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其内容学生都应该掌握D.教科书中习题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主要依据【答案】 A80、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 )。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

31、的影响【答案】 B81、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 A82、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 A83、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期的主要标志是拉瓦锡的元素概念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提出,下列哪个不属于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的解释( )。A.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

32、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B.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C.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也必然相同D.原子时可以在分的,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可以改变【答案】 D84、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 、Ca2、Cl一、S042B.Fe2、H+、so32、Cl0C.Mg2+,NH4、Cl一、S042D.K+、Fe3+、N03;、SCN【答案】 C85、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分类D

33、类比【答案】 A86、只有在化合物中才能存在的化学键是( )。A.共价键B.非极性键C.氢键D.离子键【答案】 D87、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B8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为烃类物质B.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答案】 B89、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

34、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答案】 D90、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的解释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D.【答案】 B91、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 B92、溶解度四要素不包括( )。A.一定温度B.100g溶剂C.达到饱和状态D.单位为“Kg”【答案】 D93、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35、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 A94、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 C95、某学生根据“K2O、CaO、Na2O、Mg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归纳B.直觉C.比较D.演绎【答案】

36、A96、在讲解“电化学”内容之前教师通过测试,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所做的评价属于(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D97、下列分子中,不属于SP3不等性杂化的分子是( )。A.CH4B.NH3C.BF3D.CO2【答案】 D9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体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的情景素材?()A.太阳能海水淡化B.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C.电解水实验及微观解释D.我国的淡水资源危机【答案】 A99、瞬时记忆保留的时间在()。A.1分钟以内B.4秒以内C.长于4秒D.长于5秒【答案】 B100、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 )。A.成长记录袋评价B.

37、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 C101、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 A10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树立【答案】 D103、化学教材不包括( )。A.化学教科书B.电子教材C.学生探究活动指南D.音像教材【答案】 C104、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

38、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105、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答案】 A106、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 A107、下列有关化学课程标准对教科书编写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A.化学教科书应

39、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趋势B.化学教科书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C.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增加重点知识的练习题目D.教科书的编写要有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答案】 C108、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A.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B.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C.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D.改变化学课程的结构【答案】 A109、小唐同学对所需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KMnO4和MnO2都是氧化物B.合金和合成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过滤和蒸馏都能降低水的硬度D.实验室收集氧气和氢气都可以使用排水法【答案】 D11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

40、水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答案】 B111、m、n、p、q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n3-与p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n、q一定均是非金属元素B.离子半径的大小:qnp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nmD.m、n、q分别与P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均含有共价键【答案】 D112、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进行加热蒸发时,不需要垫加石棉网即可直接进行加热B.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发生局

41、部过热而暴沸C.蒸馏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上口进,下口出D.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答案】 C113、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答案】 A114、下列教学目标不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范畴的是()。A.通过体验实验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快乐B.体会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C.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D.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关系【答案】 C115、课程改革要求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化学课程内容,初中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A.B.C.D.【答案】 C116、化学课程的总目标是( )。A.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B.使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C.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D.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 A117、在“中和滴定”一节课中,教师首先讲述中和滴定原理,接着进行规范的演示,然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地完成某一动作,借以形成中和滴定的技能、技巧。该教学片段中没有体现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参观一调查法D.练习法【答案】 C118、课程实施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A.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