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项目用电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一) 、用电组织管理
1、电工及用电人员
(1)电工必须经过按国家现行标准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工作;其他用电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2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必须由电工完成,并应有人监护。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3各类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规程和所用设备的性能,并复合下列规定:
① 使用电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应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严禁设备带缺陷运转。
② 保管和维护所用设备,发现问题即时报告解决。
③ 暂时停用设各的开关箱必须分断电源隔离开关,并应关门上锁。
④ 移动电器设各时,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做妥善处埋后进行。
(4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本方案编写未尽之处由现场工长做详细安全技术交底,电气工程师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交底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中履行交底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时间。
(5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送电开始,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录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每天安排专职电工巡检,每周进行用电线路检查。每天的用电情况由项目部电气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记录并存档。
(6) 建立电气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结束后,临时用电拆除工作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设施等。
(7) 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各部位的操作责任、维修分片、分块、电箱分人、设备分机落实责任到人头,并辅助必要的奖惩。
(8) 安全技术档案具备以下管理资料:
Q施工组织设计
Q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Q安全技术交底
Q检查验收表(电缆线路、配电、设备安装、接零、接地体、电器防护、照明线路)
9电气设备的试验、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Q接地电阻检查记录表
9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9定期检查表及定期检查记录
9电工值班记录
(9配电房配备高低压工具各一套,以备临时使用。
2、电箱管理规定
⑴非电工人员严禁乱用电气设备。
⑵操作人员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服从电工的安全技术指导。
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派无《电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电气设备安装、维修等工作,更不准强令电工违章作业。
⑷专业电工有权利制止一切违章用电行为,有权利向安全部门报告。
⑸配电箱安装就位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⑹以上规定必须遵照执行,违者每条罚款1元。
3、配电装置维修管理规定:
⑴进行维修前必须将前一级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然后用验电笔检查确认被维修装置断电后,方可进行维修。
⑵ 维修时必须二人在场,一人维修,一人监护,不得随意改变原配电装置接线,不得随意拆除原电气。
⑶ 维修人员必须是熟悉配电的专业电工,使用绝缘工具,佩带劳保用品。
⑷更换电气必须与原规格一致,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替代,确因条件限制,电气元件的更换必须经电气工长同意。
⑸ 维修结束后应脱离配电装置,然后由电源侧逐级合闸通电。试验电器确认电源接通后,再给下一级通电试验,然后摘除上一级电源开关上悬挂的停电标志牌。
4、用电工程定期检查应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对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并应履行复查检验手续。
5、电器设备设置场所应能避免物体打击和机械损伤,否则应作防护处置。
6、配电箱、开关箱的使用与维护必须复合规范要求。
7、施工现场所使用的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及其用电安全装置必须复合相应的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并建立和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并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
8、外架拆除时,应先断电和拆除警戒区内的电气设备。
9、通道、走道采用木板隔离保护措施。
10、配电室应设通风设施,所有配电箱、开关箱、电缆接线盒,应做好防雨、防尘保护。
11、禁止乱拉、乱接电缆、电线,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机一箱"制。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电工应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电缆、电线,发现隐患,应即时整改。
13、施工过程申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25要求操作。
14、一切电器设施由工地专职电工负责,电气设备及照明线的接线、调试、检修、熔断丝的安装及更换必须由电工进行,非电工人员一律不准动用电器设施及接线操作。
15、三相五线制必须到位,保护零线除在总配电室做接地外,在每路动力线的中间和末端处必须重复接地。保护零线(PE线)必须和工地所有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以及所有配电箱的金属外壳做电气连接。
16、电工必须持“电工上岗证”,作业时,需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维修线路时,需停电作业,挂“不准合闸”牌或设专人监护。
17、定期检查维修线路及电器,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并做好记录。
18、配电盘上各线路应编号,标明用途。
19、配电箱要有门有锁,防雨,专人负责。
20、保险丝要匹配,不能以大代小,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保险丝。未经批准,工地严禁使用电炉。
21、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及触电常识教育。
(二)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用电方案,并向电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2. 项目经理部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临时设施电气工程、线路。设备安装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通电。
安装、维护临时设施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市政施工暂设电气用电管理规定》
3. 对施工用电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各种检查记录应健全。
4. 现场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5. 施工现场合车间的电闸必须有箱、有门、有锁、一闸、一机,通过道路的
电源线必须穿套管,埋入土内,金属电闸箱要接零。
6. 电工必须通过培训、考核,经有关部门发合格证才能上岗作业,非电工人
员严禁拆改电气设备。
7. 任何人不得强令电工违章作业。
8. 施工用电使用三相三线制,保证首尾端有漏电保护装置。
9. 分包使用电气设施必须编写一点计划和制定用电管理责任书,同时签定分
包责任合同,划分用电责任,遵守总包用电规定。
(三)电工操作规程
1、所有绝缘、检验工具应妥善保管,不得他用,并定期检查、校验。
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及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3、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或断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4、熔化焊锡、锡块,工具要干燥,防止爆溅。
5、有人触电应立即断电,进行急救;电气着火应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若来不及断电应使用部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1211、干粉和四氯化碳灭火剂等,或干砂灭火。
(四)预防电气火灾措施
1. 防止电气失火。
a. 要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电气性能,发现过热等不正常情况,应停电检查。
b. 选择合适的电器安装位置,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
c. 保持电器设备通风良好。
d. 防止线路超负荷运行或短路
e. 电工定期检查电气线路。
f. 配电室必须配备电气防火器材。
2. 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额定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允许载流量的2.5倍,并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作业不当造成火灾。
3. 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灭火器,严格执行变压器的的运行检修制度。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气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 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超过1W的灯泡。
5. 使用电焊机时要执行用火制度,并有人监护。施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6. 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击或静电引起火灾。
7. 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仓库的照明一定要用防爆型设备,导线蔽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线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8. 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应派专人负责并定期清理、保持整洁。
9. 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器防火领导机制、电气防火队伍。
10扑灭电气火灾注意事项:
⑴迅速切断电源,以免事态扩大。
⑵当电源因其他原因不能切断时,一方面派人去供电端拉闸,另一方面灭火时,人体各部位与带电体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必须穿戴绝缘用品。
⑶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进行扑救。
(五)安全技术交底
㈠安全用电自我保护技术交底:
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减少出典事故的发生,对现场中一些固定机械设备的防护和操作人员应进行如下交底:施工现场用电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电动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以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对现场中一些固定机械设备的保护和操作人员应进行交底。
1. 开机前认真检查开关箱内的控制开关设备是否齐全有效,漏电保护器是否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汇报,工长派电工解决处理。
2. 开机前仔细检查电器设备的接零保护线端头是否松动。严禁赤手触摸一切带电绝缘导线。
3. 严格执行安全用电规范,凡一切属于电器维修安装的工作,必须由电工操作。严禁非电工进行电工操作。
㈡电工安全技术交底
1. 电气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对电气设备工具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凡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工具要停止使用。
2. 电工人员严禁带电作业,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操作。要正确使用电动工具。
3.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零或接地保护,在总箱、开关箱内必须安
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两极漏电保护。
4. 电器设备所用保险丝禁止用其他金属丝代替,并与设备容量相匹配。
5. 施工现场严禁使用塑料线,所有绝缘导线型号及截面必须符合设计。
6.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绝缘防护用品,不得违章作业。
7. 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砂灭火,或用干粉灭火机灭。
严禁使用导电的灭火剂灭火。
8. 凡移动式照明必须采用安全电压。
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必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
㈢机械安全技术交底
1、打夯机的操作手柄必须采取绝缘措施。
2、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两人操作,一人操作一人负责整理电缆。
3、打夯机械必须装设防溅型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18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
4、打夯机的负荷线应采用橡套铜芯电缆,其电缆长度应小于50m。
㈣焊接机械技术交底
1、焊接机械应放置在防晒、通风良好的地方,严禁在易燃易爆物品周围
施工焊接。
2、电焊机一次接线长度应小于5m, 一二次防护齐全。
3、电焊机二次接线应选用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
4、手柄和电缆线的绝缘良好。
5、电焊变压器的空载电压控制在80V以内。
6、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焊人员要有用火证和看护人,必须穿戴绝缘鞋和手套,使用护目镜。
㈤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
1、手持电动工具依照安全防护的要求分为I、II、III类
① 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50V属于非安全电压,所必须做接地或接零保护,同时还必须接漏电保护器以包安全。
② I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额定电压超过50V但它采用了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双重绝缘是除了工作绝缘之外还有一层独立的保护绝缘,当工作绝缘损坏时操作人员仍与带电体隔离,所以不会触电。II类手持电动工具可以不必做接地或接零保护。I类手持电动工具的铭牌上有一个“回”字。
③ III类手持电动工具是采用安全电压的工具,它需要有一个隔离良好的双绕组变压器供电,变压器副边额定电压不超过50V,所以II类手持电动工具是不需要保护接地或接零保护的,但一定要安装漏电保护器。
2、I类手持电动工具安全技术交底
① 手持电动工具的开关箱内必须安装隔离开关,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漏电保护器。
② 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选择无接头的多股铜芯橡套电缆,其应符合GB1169 —74通用电缆要求,并应装设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
③ 在狭窄场所施工优先使用隔离变压器的I类手持电动工具,如果选用I类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防溅型的漏电保护器,把隔离变压器或漏电保护器装在狭窄的场所外边并应设专人看护。
④ 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应采用耐气候型的橡套铜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
⑤ 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