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课程纲要九下朱荣辉课程名称语文2018人教版九下教材教学适用年级九年级同学总课时50课时课程类型新授课、复习课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同学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重在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通过激趣引发同学内在的求知欲,同学在教师有效的过程指导下展开学习活动,并以师生平等的交流和互动为前提,以教材篇目为抓手,有效提升同学对语文知识的把握力和革新力,力求做到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应试能力的提升双丰收。 具体教学过程,以单元特征为依据,以中考目标为准绳,展开形式丰富的读书和研讨活动。背景分析 本课程教材共六个单元,是初中的最后一本教材,它的学习一在于课文本身的学习掌握,二在于以此为契机,串联
2、整个初中以至小学的语文知识内容,并将语文学习的外延向生活世界延伸。课程目标1.现代诗歌的诵读,努力实现情感的共鸣第一单元;2.古代诗词和文言的背诵和文字理解,感受传统魅力,并有所体会第三、五、六单元;3.提升小说阅读的速度,努力感知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旨第二单元;4.议论性散文或杂文阅读,养成思索的习惯第四单元;5.阅读戏剧,了解其基本样式,尝试表演第五单元;6.阅读儒林外史简爱,熟悉名著并有所体会,汲取营养。7.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修改润色、创意表达等方面提升写作能力。课程内容与实施第一单元6课时1.诵读欣赏,文字简评;4.想象扩写如苏轼游承天寺。第二单元9课时1.速读小说,迅速了解情节;
3、2.抓住细节把握小说人物;3.应试写作中如何审题立意。第三单元12课时1.结合工具书疏通文言,积存文言常用词语;2.以古代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命题,梳理君子情怀;3. 应试写作中谋篇布局的灵活运用;4.阅读儒林外史写一篇读后感。第四单元6课时1.默读杂文,做会思索的芦苇,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2.课堂交流,勇于善于提出异议,展开辩论。3.教师设置情境,同学创作文字,比比语言感染力。第五单元4课时1.阅读教材戏剧,了解戏剧的基本样式;2.排演一出简短的戏剧或片段,做到声情并茂。第六单元13课时“劝诫为命题,学习说话的艺术;3. 写景、构思、语言、立意等方面创意的指导;4.阅读简爱写一篇读后感。评价活动/成绩评定1.朗诵、速读、默读等不同读书方式的成果展示综合作评;2.学习活动的参加程度作评;3.课堂浮现的水平作评;4.作业完成质量和考试成绩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