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 年 11 月 7 日20242025 学年度高三阶段性考试地 理注意事项: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123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8 分)2024 年 9 月 25 日 8 时 44 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向太平洋相关公海海域
2、成功发射一发携载训练模拟弹头的东风 31AG 洲际弹道导弹,9 时 11 分弹着点精准地落在了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附近的预定海域,射程达 1.2 万公里,采用再入大气层方式,最大速度可超过 20 马赫。下图为外国检测机构根据公开的空域警告绘制的导弹飞行路径。据此完成 13 题。1东风洲际弹道导弹()A由西北向东南飞B水平飞行的方向保持不变C飞越经度超过 110D打的远主要是因为向偏东飞行2导弹飞行过程中()A大气阻力不断变大B穿越温度千度以上大气层D受紫外线的辐射不断增强)C太阳辐射不断增强3与发射点相比,弹着点(A昼长变辐更大B日出时间更早C昼渐长夜渐短D日影长度渐长2023 年暑假,河
3、南一中学学生到甘肃天水研学,发现此地麦积山因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拍下这张麦垛形孤峰照片,测量这座赤红色山体垂直高度达 142 米,山体由砂砾岩构成。下图甲为该同学拍摄的麦积山景观 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 45 题。4构成麦积山山体的岩石属于(A B C图中孤峰的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最可能是()D5)A沉积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B地壳抬升沉积成岩风化侵蚀重力崩塌C沉积成岩风化侵蚀重力崩塌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风化侵蚀重力崩塌沉积成岩冰川侧碛垄是冰碛物在冰舌侧旁堆积成的垄岗状地貌,顶部凸起、两侧有一定坡度,是古冰川的冰舌停留的痕迹。当冰川消融后,树木开始向此地繁衍,可以借
4、助冰碛垄上的树木年龄重建冰川后退的时空展示。由于气候变化,云南省西北部梅里雪山的冰川不断消融,下图为冰川侧碛垄上树木年代分布变化示意图。完成 67题。6图示冰川开始消退的时间()A1998 年前B1998 年后C1992 年前D1992 年后7冰川消融导致原冰川覆盖区域气温上升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B大气逆辐射降低C地面辐射增强D地面反射增强受河谷两侧山地坡度、河谷两侧地表物质组成、河流上下游落差、地下水位、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河谷的演化方向存在很大差异。下图为某季节黄土高原地区的某南北向河谷示意图,图示区域植被覆盖率很低,且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状况不同。据此完成 810 题。 8
5、该季节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大气降水未来该河谷的演变趋势是()C冰雪融水D多种补给9)A拓宽变浅B变窄加深D发育众多湖泊C形成冲积平原10影响图示区域不同部位植被状况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影响海水表层盐度的因素有很多,在远洋地区,主要受纬度、气候(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影响,在大陆沿岸地区,还受径流、洋流、海域封闭程度、冻融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为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海水盐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112 题。11造成图中甲、乙两海域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 B纬度 C蒸发2根据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盐度分布特点,可以推断印度半岛()D径流1)A地势西高东低B地势东高
6、西低C降水西多东少D降水东多西少咸海原为世界第 4 大湖,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已存在于地球 550 万年的咸海迅速萎缩。随着水位不断下降,咸海于 1987 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其中南咸海于 2003 年又进一步分成了东、西两部分。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下图甲为咸海自 1960 年来的湖泊面积变化及咸海周边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图乙为19922018 年咸海地区标准化的水面面积、土地利用面积、气温变化。据此回答 1314 题。 13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水循环失去平衡B过度开发,用水量过多D气候变干,降水量减小)C气候变暖,冰雪储积量变小14咸海的盐量
7、和盐浓度变化趋势是(A盐量增加,盐浓度增加B盐量减少,盐浓度降低C盐量增加,盐浓度降低D盐量减少,盐浓度增加2021 年 11 月 79 日,辽宁省出现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雨雪天气,降雪强度大、降水相态复杂,出现特大暴雪、雨雪冰冻、寒潮大风天气,对生产生活影响极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下面为 2021 年 11 月 6日 08 时至 9 日 08 时辽宁省降水量(a)和积雪深度(b)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1516 题。1511 月 6 日 08 时至 9 日 08 时降水由雨转雪的地区集中在辽宁省的()A西北部B中部C东北部D东南部16该寒潮天气过境前后,鞍山站和岫岩站的气温变化为()A持续
8、下降B持续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C先降低后升高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综合题(52 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8 分) 泰加林起初用来表示西伯利亚的处女林,属寒温带针叶林,以云杉和冷杉一类的针叶林为主,横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等高纬度地区,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约覆盖地球表面积的 11%,是地球上最为广阔的森林带。在我国境内,泰加林仅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和新疆阿尔泰山。泰加林树身高大,侧根发达,河流两岸多呈倒伏状。下图示意我国泰加林分布区。(1)根据材料信息,推断我国泰加林主要生长区域的气候特征。(6 分)2)分析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泰加林发生哪些变化。(8 分)3)简述图中从 A
9、 到 B 到 C 植被变化的原因。(4 分)18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6 分)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南坡某冰川区暖季上、下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近 30 年来,该地区暖季午间下行气流势力呈现增强趋势。(1)分析近 30 年来暖季该地区午间下行气流增强的原因?(6 分)2)说明下行气流增强对 P 地及其附近地区的影响有哪些?(10 分)19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18 分)有机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其有机质累积量超过分解量,有机质含量极高。下图为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有机土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描述图中河流发源地的自然地理特征。(8 分)2)简述图中有机土的分布
10、特征(4 分)3)说明该地区有机土的形成原因。(6 分) 20242025 学年度高三阶段性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导弹一直由西北向东南飞行,A 正确;在有经纬网地图中,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导弹水平飞行方向在不断变化,B 错;图中相邻两条经线相差 10,发射点与弹着点相差不到 110,C 错;以地球为参照,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向西和向东发射飞行距离无差别,D 错;故选 A。2【答案】B【解析】由对流层到平流层再到高层大气,大气密度变少,阻力变小,之后由高层大气进入平流层、对流层时大气密度变大,阻力变大,A 错;大约 300 千米的高空,大气温度可达
11、1000以上,导弹采用再入大气层方式,所以 B 正确;高层大气太阳辐射强,低层大气太阳辐射弱,因此,导弹飞行过程中太阳辐射先增强后变弱,C 错误;臭氧层以上紫外线辐射强,臭氧层以下紫外线辐射弱,因此,导弹飞行过程中紫外线辐射先弱后强又弱,D 错。故选 B。3【答案】C【解析】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纬度越高,昼长变化辐度越大。图中发射点和弹着点均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发射点纬度高于弹着点,所以 A 错;向东越接近日界线,越早进入新的一天,日出和日落时间越早,B 错;9月 25 日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弹着点昼渐长夜渐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日影逐渐变短,C 正
12、确,D 错;故选 C。4【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麦积山的山体岩石为沙砾岩,属于沉积岩。结合信息可知,来自地幔,应为岩浆;为侵入岩,为喷出岩;为沉积物,为沉积岩,为变质岩故选 C。5【答案】A【解析】洪水携带泥沙、砾石在山间盆地沉积,固结形成红色砂砾岩层;后经地壳运动,岩层隆起抬升,形成山体;岩层不断受力,山体中出现了众多节理裂隙;受外力作用、重力以及地震的影响,岩石沿着节理裂隙不断崩塌坠落,逐渐形成麦垛形的孤峰。故选 C。6【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树木年龄最早的是 1992 年的,根据材料当冰川消融后,树木开始向此地繁衍,因此冰川消退的时间应是在 1992 年以前,C 正确,BCD
13、 错误。故选 C。【答案】C解析】随着冰川的消融,冰面减少,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也随之减少,更多的太阳辐射被地面吸收,导致地【7【面辐射增强,进而使得气温上升,D 错误,C 正确。冰川消融对太阳辐射的强弱没有影响,A 错误。“大气逆辐射降低”通常会导致地面温度降低,而非上升,B 错误。故选 C。8【答案】B解析】该河流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山坡上地下水位较高,应为雨季,河流补给水源应当以大气降水为主,地下水为次,故选 B。【答案】A解析】图文材料显示,河谷两侧山坡坡度大,以疏松黄土为主,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且河谷冲积物【9【 较厚,多河漫滩,说明河流上下游落差不大,因此,未来河谷以沉积作用为主
14、河谷会不断拓宽和变浅,A 正确 B 错误;因受河谷两侧山地局限,很难发育成面积较大的冲积平原,C 错;因山坡上水土流失和河谷淤积严重,河谷中既使发育一些湖泊,也会被淤积,D 错误;故选 A。10【答案】D解析】图示区域位于黄高原地区,海拔高度差异不大,且河谷为南北向,因此,土壤、热量和光照条件差小,A、B、C 错;图中不同地形部位水分条件差异大,造成植被状况不同,D 正确,故选 D。1【答案】D解析】甲海域西部和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蒸发多,少河流注入,乙海域附近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蒸发少,径流注入多,故选 D。2【答案】A解析】印度半岛西侧沿海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弯曲,盐度偏低,原因是
15、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印度【1【1【半岛东侧沿海盐度比西侧更低,主要是因为有大量河流注入,因此可判断印度半岛大致是西高东低,A 正确 B错误;印度半岛降水西多东少,但盐度却是西高东低,所以,造成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的不是降水,不能根据盐度高低判断降水分布。故选 A。13【答案】B解析】图文材料提示,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耕地和建设用地不断扩大,大量引用河水,使流失咸海的水量减少造成的,故先 B。4【答案】D解析】因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使咸海的盐量减少,盐浓度增加,故选 D。5【答案】D解析】受西北冷气流影响,北部一直以降雪为主,东南部先降雨,随着冷气流南下,气温降低,后期以降
16、雪为主,即降水量大而积雪量小的地区为雨转雪的地区,故选 D。6【答案】C解析】在寒潮影响前期气温出现下降状态,在寒潮过后降水停止、雨后天晴,气温逐渐升高。故选 C。7(18 分)【参考答案】1)(6 分)秦加林生长纬度高,且多处于内陆地区(2 分);所以秦加林生长区域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2 分);全年降水较少(2 分)。2)(8 分)秦加林喜寒(2 分);气候变暖使其分布纬度和海拔变高(整体向北和向高山移动)(2 分);秦加【1【1【1【1(林生长在冻土之上,树身高大,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2 分);(加上受西北风影响(2 分)树木易倒伏(2分)。(3)(4 分)距海越来越远,加上受地
17、形阻挡,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越来越小(2 分);向西降水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2 分)。(答距海渐远,降水渐少也可得 4 分)8(16 分)【参考答案】1)(6 分)近 30 年来全球气候变暖(2 分);暖季午间,冰川与谷地相比,冰川表面增温慢,温度低,气流下沉(2 分);河谷温度相对较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从而使下行气流更强(2 分)。2)(10 分)P 点山风势力增强,影响时间延长(2 分);P 点谷风的势力减弱,影响时间缩短(2 分);P 地1(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2 分);P 地降水量减少(2 分);导致湖泊萎缩,湖泊对气候、对河流的调节作用减弱(2 分)。 19(18 分
18、参考答案】1)(8 分)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高,高原上雪山连绵;气候:高寒气候,光照强烈、热量不足,日温差(大,年温差小;水文: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地,湖泊众多;植被:东南部森林植被较好,向西北方向成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荒漠;土壤:土壤发育程度差,比较贫瘠,冻土广布。(任答 4 点得 8 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4 分)分布不均,呈片状或斑块状(2 分);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2 分)。(其它答案合理的可酌情给分)3)(6 分)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多冻土分布,地表水难以下渗,容易形成沼泽地;多沼泽草甸分布;(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慢,利于有机质积累;位于沼泽地,在长期积水和渍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缺氧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任答三点得 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