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防楼梯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1、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上下课或放学、两操时,上课的教师要尽量错开与别班下楼梯的时间,负责本班学生(包括对别班学生的管理)上下楼梯的秩序和安全。
3、教师上下楼梯时,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站楼梯、在过道做游戏等不良现象给予教育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4、教学楼的楼梯和通道禁止堆放杂物,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5、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必须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且尽快报告学校领导。
6、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所有老师都应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疏散等工作,能抢救的马上组织人力抢救(如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等),但不能让学生走近危险地方;根据火情及时电话报警。
7、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职工都要服从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按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同时参与义务消防。
8、做好事故分析报告,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园防震应急疏散及防踩踏演练方案
为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后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依据《防震减灾法》、《破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开展本次防震应急演练及防踩踏演练活动。
一、参加演练的人员:
全体教职工
二、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谨慎从事、全体动员及时疏散、保护师生、减少损失。
三、防震防踩踏应急反应
(一)应急机构:
1. 指挥:XX
职 责:及时掌握情况,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贯彻传达上级主管部门的命令。组织有关各组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2
2. 疏散组
组长:XX
组员:全体教师、保育员
职 责:在现场的统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有秩序地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避免拥挤踩踏,以保证全体师生快速、安全地撤离现场。
3. 医疗救助组
组长:XX
组员:各班保育员
职 责:准备医疗器械和药品,负责将伤员运送到安全区并进行简单救治后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4. 安全保障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
职 责:
(1) 调集有关人员、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协助其他工作组输送救援人员和受灾伤病员。
(2) 迅速排查园舍安全隐患,统计园内电力、饮水、通讯和其它公共设施受灾情况,根据灾情,组织抢修,保证园内供电、供水、通讯畅通。
(3) 负责维护幼儿园内出入秩序,做好消防治安力量的准备,了解园内各区域的情况,加强巡视。
(4)维持避难场所秩序,做好家长的接待和协调工作,保
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5. 宣传统计组:
组长:XX
组员:各班班主任、微信小组成员
职 责:开展地震知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师生的防震减灾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二)紧急避震
1.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教室。
2. 在教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不会被砸到,但不要靠近窗。听到警报响起,要迅速在床或桌下抱头或顶被子(或一切可利用的轻便材料)躲避。
3. 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 在走廊的幼儿,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5. 在教室外的幼儿,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4
6. 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三)紧急疏散具体要求:
根据各班所处位置及幼儿年龄特点,紧急疏散的具体要求是:
1. 拉响警报:听到警报后由本班老师组织幼儿立即蹲在桌子下面或靠墙蹲下,2分钟后园内再次拉响警报,各班马上按照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学楼。
2. 撤离顺序及撤离路线:
在撤离时给幼儿讲清楚,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一窝蜂似地往外挤,应在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幼儿一齐行动;与外墙和窗户操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外墙倒塌或玻璃破碎时伤人;避开室内室外的悬挂物;留一定的通道,便于震时紧急撤离;把年小体弱或残疾的幼儿安排在方便避震或撤离的地方,震后有秩序的撤离。
3. 紧急撤离要求:
(1)做到不惊慌、采取就近避险。
(2)必须按疏散线路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一路或两路纵队下楼,以免碰撞、拥挤、踩伤。疏散时要按路线,不要拥挤。
(3)遇到灾情,千万不要跳楼。
(4)当班老师负责指挥幼儿疏散,有秩序将学生撤离到
操场。
(5)楼梯要有老师指挥,负责幼儿下楼时的安全和秩序。
(6)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或以书包、枕头护头,以防被砸。
(7)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拥挤,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8)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以班为单位集中,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殷会琦报告。
(三)演练具体流程:
1. 拉响地震警报一2.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安全位置采用正确的自救姿势进行避险-3.2分钟后第一次地震波结束,全体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迅速采用正确的姿势沿既定的疏散路线进行紧急疏散一4.到达户外安全区域后全体幼儿蹲下、抱头,老师立即清点人数-5.向总指挥报告安全疏散人数,如有遗漏必须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搜救-6.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带,演练结束-7.演练总结
幼儿园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幼儿拥挤踩踏
6
事故发生,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和幼儿的安全意识,特制定我园如下预防踩踏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幼儿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园长,电话XX)
副组长:XX (执行园长,电话XX)
组 员:各班级班主任
二、工作职责
1.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 领导小组成员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遵守秩序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性地对幼儿教学区域、生活区域(寝室)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
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万一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4. 健全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专人负责。特别是楼道安全值守准时到位。
5. 教师履行值周工作职责,坚守幼儿园,有事外出必须安排好值班人员,或请其他负责人代履行值周工作职责。
6. 上放学特殊时段安排值班人员值守楼梯等容易造成拥挤踩踏事故地段。
7. 所有人员保持电话24小时畅通,备好幼儿家长通讯录,方便随时联系家长。
三、教师职责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要求
1. 各班要经常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靠右行,不要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有这样现象的幼儿要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行为。
2. 制止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防止拥堵现象的发生。
3. 在活动期间,教室门都要完全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地震等问题,便于幼儿及时有效地疏散。
4. 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所在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5. 同时根据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6. 教师都有责任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各项规定,并做到每天提醒幼儿安全的重要性。
7. 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在场的教师和值班人员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进行合理正确的疏散幼儿,并及时向领导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