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10月第一次教学质监-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022651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10月第一次教学质监-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5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10月第一次教学质监-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郴州市 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4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 75分钟,满分为 100分。 .本试题卷共 7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 6300-4200年,其早期的墓葬以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为主,随葬品也主要是劳动 工具。到大汶口文化的中期,墓葬以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的合葬数量最多,其葬式一般都是男性仰身 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也大都放在男性的一侧。材料中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变化表明( ) A. 男女身份地位逐渐平等 B.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 母系氏族社会走向解体 D. 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2 . 汉文帝时期,把亲儿子刘武由淮阳王徙为梁王,让其在战略要地——睢阳(河南商丘)做关中屏障。汉 景帝三年,爆发七国之乱,叛军在西进的过程中遭到了梁王的有效抵挡,朝廷得以迅速平叛。材料体现了 ( ) A. 推恩令效果明显 B. 王国叛服无常 C. 封建制的两面性 D.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3 . 东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如贾弼之“广集百氏谱记”,他在晋孝武帝时受朝廷委派,撰成《十八州士族 谱》七百多卷。由此可知,修谱旨在( A. 维护门阀特权 B. 促进宗族团结 ) C. 保证选官公平 D. 吸纳庶族参政 4 . 如表中的内容为隋唐时期政府对于修史的相关规定。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 时期 规定 隋 文 帝 开 皇 十 三年 禁止私人修撰史书 唐 高 祖 武 德 初 年 朝廷设立史馆,招纳史家集中修史 第 1 页/共 7 页 - 唐 太 宗 贞 观 三 史馆转移到门下省北,由宰相负责监修 年 国史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五年 史馆移至中书省,宰相奉敕领衔修撰 A. 相权增强皇权遭到削弱 B. 官修史书制度不断发展 C 唐朝修史皆由宰相监修 D. 杜绝民间私人修史现象 5 .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宗时期全国各地了解到京城开封参加礼部省试的贡士,太平兴国 二年(977)为 5300余人,太平兴国八年(983)为 10260人,淳化三年(992)为 17300人。材料反映了 科举制( ) A. 成为唯一的选官方式 B. 刺激了教育文化发展 C. 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 D. 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6 . 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种叙述文体,在明清时期成为文学主流形式。章回体小说 中经常出现“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且多为长篇白话,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梦》等还将长篇故事分解为较均匀的多个章节,这些小说大多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现象( )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促进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 打破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D. 推动了戏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7 . 1858年中英签订的《天津条约》明文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字。”但 1862年曾国藩在与李鸿章信中还谓:“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 四字……阁下此次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甚至到 1871年,曾国藩仍是 夷务”“洋务”并用,私人书信多称“夷务”,奏陈中则多用“洋务”。材料反映了( ‘ “ ) A. 中西双方实现外交关系的平等 B. 统治阶层固守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 个别官员对西方文化心理认同的复杂性 C. 洋务运动遭到守旧派人士反对 8 . 民国初年,社会上出现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妇女团体;孙中山在给一些妇女团体的 回信中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 材料反映了( ) A. 妇女已经获得参政权 B. 政党政治的出现 C. 女性争取参政的努力 D. 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9 . 根据资料显示,1952年全国已经有 4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各地成立了四千多个农业 第 2 页/共 7 页 生产合作社,创办了十多个集体农庄。这说明( A.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效果显著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机成熟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彻底改变 1 0. 1979年 3月,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当年 8月 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 的形式发表了《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并配发了专门的“编者按”:“宁江机床厂广告一 登,情况大变,产品积压变产品畅销,产销脱节变双方满意。”同时报纸上又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 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材料间接反映了( ) A.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B. 广告宣传决定产品的市场销量 C. 改革道路复杂艰难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 1.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就像一座文明的实验室,它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宗教,检验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和生产 体制,实验过各式各样的政治体制。其根源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 A. 汇聚了众多的民族 B. 游牧经济的发达 C. 各文明相互借鉴包容 D. 特殊的地理环境 2. 文艺复兴时期,诙谐与讽刺的文学有所发展,并成为城市国家里下流且“尖酸刻薄的”政治和社交生 活中的一部分。当曼托瓦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将一名侏儒打扮成主教的样子,迎接来访的名流显要时,她那 些富裕的、衣着考究的朋友们纷纷眨着眼睛,爆发出阵阵哄笑。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 关注现实生活 B. 鼓励追求财富 C. 否定教会权威 D. 肯定人的尊严 3. 19世纪下半叶,起源自大学的足球变成了一项和拳击一样的平民运动。足球之于英国工人就好比赛艇、 板球和高尔夫之于上流社会。1863年英国足球进入职业化;8年后,争夺总冠军的俱乐部增加到了 15支。 ) 1 ) 1 1 901年,11.1万人观看了英格兰足总杯决赛。材料反映了英国( ) A. 文艺事业的迅猛发展 B. 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D. 体育运动的多样化 C. 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 4. 1933年,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 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 13.2%,土豆 7.5%,牛肉 5%。苏联实行农业义务交 售制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城市粮食供应 C. 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 B. 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 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资金 1 5. 20世纪 50年代初,法国政府害怕美国的可口可乐会给本国葡萄酒行业带来竞争,曾尝试不让可口可乐 进入法国市场,但最终没有成功。材料旨在说明( A. 法国大国主义思潮兴起 ) B. 欧洲走向联合具备现实需要 D. 马歇尔计划不利于欧洲经济发展 C. 欧洲各国对美国普遍不满 1 6. 如图为 1956年苏联宣传漫画《殖民主义的面孔》,该宣传漫画对比了“新”和“旧”殖民主义者,旧 第 3 页/共 7 页 殖民主义者蛮横无理、残酷压迫殖民地人民;新殖民主义者“向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援助,但里面却隐藏了 手铐。”该宣传漫画间接反映了( ) A. 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B.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解体 C. 战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 D. 美国霸权主义的隐蔽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其中 17题 20分,18题 12分,19题 20分,共 52分) 1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 年,卢作孚在民生实业公司初创之时,连续好几个月为公司日夜操劳不息。公司第一次 招股,只募集到额定资本的 20%,他想尽一切办法,凑够 3 万元;为了及早向江南造船厂订造船只,他自 筹旅费 700 余元;“民生”轮船投入运营之初,卢作孚白天充当顾客的服务员,晚上才是公司的总经 理……在卢作孚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经营下,民生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由一个仅有一艘 70 吨小轮船、资本 仅 3 万元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航运公司,在 1935 年挤垮了美国捷江公司和英国轮船 公司,将列强势力逐出了川江。1938 年武汉失守后,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 10 万吨,屯 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指挥“宜昌大撤退”,采 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 40 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 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到 1947 年,民生公司拥有各种轮船 153 艘,总吨位 58000 余吨,职工 8900 余 人,资产总值 2160 多万元,航线不仅遍及长江各口,而且在台湾、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和分公司。 — —改编自熊秋良《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的敬业精神》等 材料二 拉丁美洲各主要国家独立较早,最先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到 60 年代 中期,拉美各国普遍采用高度保护民族工业的进口代替战略加强国家资本,优先发展使用本国原料、满足 国内消费为主的工业,用大量的本国消费品取代原需进口的商品,推动了现代化进程。但却因工业化需求 而加大了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造成贸易逆差扩大,政府大量投资开办公共工程和国营企业,造成财 第 4 页/共 7 页 政负担过重,赤字日益庞大,进而形成通货膨胀,长期奉行贸易保护主义致使本国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产 品质量低下,企业效率不高,此外,进口替代模式,重视工业轻视农业,造成经济结构失衡,一些传统农 业国变为粮食进口国。 —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世纪 20-40年代影响卢作孚民生实业公司发展的因素及该公司 对近代中国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各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进口替代战略”的弊端及其对当今中 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 ( 1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称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登基后开始使用年号,此后相沿成习。 下表列举了中国古代部分皇帝的年号: 朝 皇帝 年号 征和 甘露 青龙 嘉禾 建元 太和 大业 对应时间(年) 前 92-前 89 前 53-前 50 233-237 释义 代 西 汉 汉武帝 汉宣帝 征伐四夷而天下和平 西 汉 天降甜美的雨露,太平 瑞征 三 国 曹 魏 魏 明帝 青色之龙,祥物现世 三 国 孙 吴 孙 权 生长奇异的禾,吉祥征 兆 232-238 前 秦 苻坚 365-385 正式开国,新的开始 阴阳协调,万物和谐 伟大的事业 北 魏 孝文帝 隋炀帝 477-499 隋 朝 605-618 第 5 页/共 7 页 唐 朝 则天后 唐武宗 辽太祖 宋神宗 宋哲宗 宋徽宗 宋徽宗 元世祖 明成祖 清高宗 夭授 会昌 神册 熙宁 绍圣 690-692 上天所授 唐 朝 841-846 会当兴盛隆昌 上天的符命 兴盛安宁 辽 国 916-922 北 宋 1068-1077 1094-1098 1101 北 宋 继承先圣宋神宗的意志 兼容调和之意 尊崇“熙宁” 中原正统 北 宋 建 中 靖国 北 宋 崇宁 中统 永乐 乾隆 1102-1106 1260-1264 1403-1424 1736-1795 元 朝 明 朝 永远和谐安乐 天道昌隆 清 朝 — —据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整理 从表中选择二至四个年号,根据所选年号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拟定 论题需与所选年号关联密切,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 7000 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 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 世纪 30 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 了马铃薯,50 年代他们将其传入西欧,70 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 第 6 页/共 7 页 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研究。18 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荒促使马 铃薯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药师帕门梯耶尔从 18 世纪 60 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 薯的推广和普及,于 1774 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介绍了马铃薯的丰 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 18 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 — —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 材料二 17 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 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成了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 1 845 年夏,马铃薯霜霉病来势汹汹,持续地、大范围地侵袭爱尔兰,马铃薯大面积绝产,饥荒发生。 大饥荒也给各种疾病的蔓延创造了理想的条件,至少 25 万人死于“饥荒热”(斑疹伤寒和黄热病)这种病。 1 846—1851 年大饥荒期间爱尔兰至少 100 万人死亡。 — —摘编自曹瑞臣《马铃薯饥荒灾难对爱尔兰的影响》等 材料三 马铃薯的种植、传播以及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都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件下,科学 技术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动力。马铃薯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在种薯,而种薯的培育靠科技;马 铃薯深加工程度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铃薯产品研制水平。以美国为例,各种食 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 减少脂肪含量,研制出很多顺应人们健康饮食的马铃薯食品,推动了马铃薯的深加工。 — —摘编自楚雪《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 (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铃薯在 18世纪末期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铃薯在爱尔兰的种植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铃薯产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第 7 页/共 7 页 郴州市 2025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历史 注意事项: 1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4 5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 75分钟,满分为 100分。 .本试题卷共 7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 6300-4200年,其早期的墓葬以多人二次合葬和同性合葬为主,随葬品也主要是劳动 工具。到大汶口文化的中期,墓葬以一对年龄相当的成年男女的合葬数量最多,其葬式一般都是男性仰身 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随葬品也大都放在男性的一侧。材料中大汶口文化墓葬的变化表明( ) A. 男女身份地位逐渐平等 B. 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C. 母系氏族社会走向解体 D. 早期国家已经形成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距今约 6300-4200 年(中国)。从大汶口文化早期到中期墓葬形式的变化来看,早期多人合葬和同 性合葬逐渐转变为一对男女合葬且随葬品多置于男性一侧,这说明在社会结构中男性的地位出现提升,显 示出社会由母系向父系过渡的特征,C 项正确;当时男女地位并不平等,也没有平等的趋势,排除 A 项; 阶级分化主要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出现,生产资料逐渐集中到一小部分人的手中。从而导致了 贫富分化,产生了私有制,而生产资料的占有多少不同又造成了他们利益需求的不同,导致阶级的分化,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B 项;早期国家是夏朝时期出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2 . 汉文帝时期,把亲儿子刘武由淮阳王徙为梁王,让其在战略要地——睢阳(河南商丘)做关中屏障。汉 景帝三年,爆发七国之乱,叛军在西进的过程中遭到了梁王的有效抵挡,朝廷得以迅速平叛。材料体现了 ( ) A. 推恩令效果明显 【答案】C B. 王国叛服无常 C. 封建制的两面性 D.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第 1 页/共 14 页 【 【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文帝时期分封的梁王在七国之乱中有效抵挡了叛军,这说明封 建制存在两面性,C项正确;当时尚未推行推恩令,排除 A项;王国叛服无常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B 项;七国之乱最终被平叛,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说法夸大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3 . 东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如贾弼之“广集百氏谱记”,他在晋孝武帝时受朝廷委派,撰成《十八州士族 谱》七百多卷。由此可知,修谱旨在( A 维护门阀特权 B. 促进宗族团结 ) C. 保证选官公平 D. 吸纳庶族参政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东晋时期(中国)。在东晋时期,门阀士族掌握了较大权力和特权,修谱行为的盛行主要是为了 记录和确认士族的世系和地位,以维护其特权和社会地位。因此,修谱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门阀士族的特 权,A 项正确;促进宗族团结不是主要目的,排除 B 项;这种情况下不会保证选官公平,排除 C 项;此举 主要为了维护士族特权,不是为了吸纳庶族参政,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 如表中的内容为隋唐时期政府对于修史的相关规定。由此可知,隋唐时期( ) 时期 规定 隋 文 帝 开 皇 十 三年 禁止私人修撰史书 唐 高 祖 武 德 初 年 朝廷设立史馆,招纳史家集中修史 唐 太 宗 贞 观 三 史馆转移到门下省北,由宰相负责监修 年 国史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五年 史馆移至中书省,宰相奉敕领衔修撰 A. 相权增强皇权遭到削弱 B. 官修史书制度不断发展 C. 唐朝修史皆由宰相监修 D. 杜绝民间私人修史现象 第 2 页/共 14 页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唐朝(中国)。从题干中的时间线和事件来看,隋唐时期政府的修史活动逐渐制度化和集中化。 隋文帝时期禁止私人修史,体现了对史书编撰的严格管理;唐高祖时期设立史馆,表明官方对历史编撰的 重视;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官修史书的责任逐步落在宰相身上,并且由宰相负责监修国史。这些变化反映 出一个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官修史书制度的进程,B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宰相负责监修国史,并不代表相 权加强削弱皇权,排除 A项;唐朝修史皆由宰相监修说法绝对化,排除 C项;杜绝民间私人修史现象并非 材料主旨,排除 D项。故选 B项。 5 . 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太宗时期全国各地了解到京城开封参加礼部省试的贡士,太平兴国 二年(977)为 5300余人,太平兴国八年(983)为 10260人,淳化三年(992)为 17300人。材料反映了 科举制( ) A. 成为唯一的选官方式 B. 刺激了教育文化发展 C. 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 D. 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太平兴国二年(977)为 5300 余人,太平兴国八年(983)为 10260 人,淳化三年(992)为 17300 人。”可知参加科举取士的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有利于刺激教育文化的发 展,B项正确;科举取士的同时仍然存在其他选官方式,排除 A项;材料仅反映科举取士人数增长,不能 得出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取士的内容,不能得出束缚人们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6 . 章回体小说是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一种叙述文体,在明清时期成为文学主流形式。章回体小说 中经常出现“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且多为长篇白话,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 梦》等还将长篇故事分解为较均匀的多个章节,这些小说大多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这些现象( )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 促进了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 C. 打破了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 D. 推动了戏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清小说成为一种文学的潮流,多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是 第 3 页/共 14 页 为了更好的销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可以促进小说的发展,B 表述错误,排除 B项;明清时期封建专制思想的束缚仍然未打破,排除 C项;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顶 峰,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选 A项。 7 . 1858年中英签订的《天津条约》明文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夷’字。”但 1862年曾国藩在与李鸿章信中还谓:“夷务本难措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 四字……阁下此次专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甚至到 1871年,曾国藩仍是 夷务”“洋务”并用,私人书信多称“夷务”,奏陈中则多用“洋务”。材料反映了( ‘ “ ) A. 中西双方实现外交关系的平等 B. 统治阶层固守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 个别官员对西方文化心理认同的复杂性 C. 洋务运动遭到守旧派人士反对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晚清(中国)。材料提到曾国藩在私人通信中称“夷务”,而在正式奏陈中则用“洋务”,反映出 他在处理与西方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心理矛盾和转换。这显示出曾国藩虽然意识到了西方事务的重要性, 但在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传统的以中国为中心的观念,这表现为在非正式场合还沿用带有贬义的“夷”字, 而在正式场合则改用中性的“洋”字。这体现出个别官员在与西方接触时,心理认同上存在复杂性,D 项 正确;中西双方实现外交关系的平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材料中部分官员已经认识到西方事物的 重要性,并没有体现统治阶层固守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排除 B 项;洋务运动遭到守旧派人士反对虽 然符合史实,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 民国初年,社会上出现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妇女团体;孙中山在给一些妇女团体的 回信中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 材料反映了( ) A. 妇女已经获得参政权 B. 政党政治的出现 C. 女性争取参政的努力 D. 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材料提到的女子北伐队、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妇女团体的出现,以及 孙中山关于“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的言论,表明在民国初年,妇女们正在努力争取参政 权,并通过组织妇女团体来推动这一目标,C项正确;妇女当时尚未获得参政权,排除 A项;妇女团体出 现不代表政党政治出现,排除 B项;男女地位实现平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故选 C项。 第 4 页/共 14 页 9 . 根据资料显示,1952年全国已经有 4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各地成立了四千多个农业 生产合作社,创办了十多个集体农庄。这说明( A. 人民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效果显著 D.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时机成熟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彻底改变 【 【 【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52年(中国)。根据材料“1952 年全国已经有 4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各种形式的互助组,各地 成立了四千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创办了十多个集体农庄。”可知,1952 年全国已有 40%以上的农户参加 了互助组,这显示了农民对组织化生产方式的积极态度与响应政府政策的意愿,A 项正确;农业社会主义 改造正式开始是 1953 年,排除 B 项;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彻底改变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C 项;人民公社 化是 1958 年,时间不符,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 0. 1979年 3月,宁江机床厂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当年 8月 5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 的形式发表了《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并配发了专门的“编者按”:“宁江机床厂广告一 登,情况大变,产品积压变产品畅销,产销脱节变双方满意。”同时报纸上又刊登出了持反对意见的文章, 认为宁江机床厂的做法“是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原则相违背的”。材料间接反映了( ) A.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B. 广告宣传决定产品的市场销量 C. 改革道路复杂艰难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从 材料中可以看出,宁江机床厂通过在《人民日报》上登广告解决了产品积压问题,表明了市场机制在经济 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受到了一些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反对,认为这会违背计划经济原则。这反映了 当时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推进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阻力,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明 确宁江机床厂是否是乡镇企业,排除 A 项;广告宣传决定产品的市场销量说法绝对化,排除 B 项;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 1984 年,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 1.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就像一座文明的实验室,它尝试了多种不同的宗教,检验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和生产 体制,实验过各式各样的政治体制。其根源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 A. 汇聚了众多的民族 B. 游牧经济的发达 C. 各文明相互借鉴包容 D. 特殊的地理环境 ) 【 【 答案】D 解析】 第 5 页/共 14 页 【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古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亚欧大陆的交界处,该处受到多种文明和种族 的影响,由此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经济和生产体制,所以根源在于美索不达米亚特殊的地理环境,D 项正 确;汇聚众多的民族和各文明相互借鉴包容也是原因,但并不是根源,排除 AC 项;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实 行的不是游牧经济,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 D 项。 1 2. 文艺复兴时期,诙谐与讽刺的文学有所发展,并成为城市国家里下流且“尖酸刻薄的”政治和社交生 活中的一部分。当曼托瓦侯爵夫人伊莎贝拉将一名侏儒打扮成主教的样子,迎接来访的名流显要时,她那 些富裕的、衣着考究的朋友们纷纷眨着眼睛,爆发出阵阵哄笑。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 关注现实生活 B. 鼓励追求财富 C. 否定教会权威 D. 肯定人的尊严 ) 【 【 【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世界)。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人主义和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尤其是对教会权威的 挑战。在题目中提到的情境中,将侏儒打扮成主教引起哄笑,这种对教权人物形象的嘲弄和反讽正体现了 对教会权威的否定和挑战,C 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对教会权威的蔑视,并非强调关注生活,排除 A 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对教会权威的蔑视,并没有鼓励追求财富,排除 B 项;肯定人的尊严体现在尊重 人、肯定人,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 3. 19世纪下半叶,起源自大学的足球变成了一项和拳击一样的平民运动。足球之于英国工人就好比赛艇、 板球和高尔夫之于上流社会。1863年英国足球进入职业化;8年后,争夺总冠军的俱乐部增加到了 15支。 1 901年,11.1万人观看了英格兰足总杯决赛。材料反映了英国( ) A. 文艺事业的迅猛发展 B. 工业化的深入发展 D. 体育运动的多样化 C. 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 【 【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 世纪下半叶已经是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足球在英国平民之间广泛传 播,说明英国的平民有了更多的娱乐生活,这是工业化深入发展,影响和改变平民生活的表现,B 项正 确;材料反映的是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文艺事业的发展,排除 A 项;仅根据足球的传播无法说明社会 贫富差距逐渐缩小,排除 C 项;材料仅反映了足球事业的发展,无法体现多样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 4. 1933年,苏联在农业方面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 第 6 页/共 14 页 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 13.2%,土豆 7.5%,牛肉 5%。苏联实行农业义务交 售制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城市粮食供应 C. 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 B. 推动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D. 为工业化提供所需资金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33年(苏联)。苏联在实行农业义务交售制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农庄产品,远低于生产成 本,基本利益主要是将农村的资源和劳动力低成本集中起来,以支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这种政策的直接 目的是筹集工业化所需的资金,D 项正确;压低农产品价格并非为了城市粮食供应,排除 A 项;压低农产 品价格只会造成苏联国民经济失衡,排除 B 项;压低农产品价格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 5. 20世纪 50年代初,法国政府害怕美国的可口可乐会给本国葡萄酒行业带来竞争,曾尝试不让可口可乐 进入法国市场,但最终没有成功。材料旨在说明( A. 法国大国主义思潮兴起 ) B. 欧洲走向联合具备现实需要 D. 马歇尔计划不利于欧洲经济发展 C. 欧洲各国对美国普遍不满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 空是当代世界。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美国为了扶持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实行了马歇尔计划,该计划 对欧洲进行了经济援助。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的法国也因此无法抵制美国的可口可乐进入法国市场,由此说 明马歇尔计划不利于欧洲经济发展,D 项正确;法国抵制美国可口可乐是为了保护本国的葡萄酒行业,并 不能说明法国大国主义思潮兴起,排除 A 项;仅根据法国一国的情况无法说明欧洲走向联合具备现实需 要,排除 B 项;材料中仅有法国的内容,无法说明欧洲各国普遍不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1 6. 如图为 1956年苏联宣传漫画《殖民主义的面孔》,该宣传漫画对比了“新”和“旧”殖民主义者,旧 殖民主义者蛮横无理、残酷压迫殖民地人民;新殖民主义者“向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援助,但里面却隐藏了 手铐。”该宣传漫画间接反映了( ) 第 7 页/共 14 页 A. 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B.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解体 C. 战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 D. 美国霸权主义的隐蔽性 【 【 【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56年(苏联)。根据材料“新殖民主义者‘向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援助,但里面却隐藏了手 铐。’”可知,冷战时期,苏联通过漫画揭示美国霸权主义的隐蔽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是揭示新旧殖 民主义的区别,并非反映帝国主义的力量削弱,排除 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是在 20世纪 90年代, 排除 B项;材料没有强调战后世界经济合作,排除 C项。故选 D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其中 17题 20分,18题 12分,19题 20分,共 52分) 1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5 年,卢作孚在民生实业公司初创之时,连续好几个月为公司日夜操劳不息。公司第一次 招股,只募集到额定资本的 20%,他想尽一切办法,凑够 3 万元;为了及早向江南造船厂订造船只,他自 筹旅费 700 余元;“民生”轮船投入运营之初,卢作孚白天充当顾客的服务员,晚上才是公司的总经 理……在卢作孚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经营下,民生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由一个仅有一艘 70 吨小轮船、资本 仅 3 万元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航运公司,在 1935 年挤垮了美国捷江公司和英国轮船 公司,将列强势力逐出了川江。1938 年武汉失守后,大量后撤重庆的人员和迁川工厂物资近 10 万吨,屯 集宜昌无法运走,不断遭到日机轰炸。卢作孚集中全部船只和大部分业务人员,指挥“宜昌大撤退”,采 取分段运输,昼夜兼程抢运,不顾日机狂轰滥炸,经过 40 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 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到 1947 年,民生公司拥有各种轮船 153 艘,总吨位 58000 余吨,职工 8900 余 人,资产总值 2160 多万元,航线不仅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