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梅毒实验室检测及结果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孙树凯,梅毒螺旋体,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为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ecies pallidum),极细亚种 雅司病,地方亚种 地方性梅毒,苍白亚种 梅毒,苍白螺旋体,品他螺旋体,品他病,密螺旋体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1,、,直径,0.100.15m,,有,814,个致密而规则的小螺旋,两端尖直。,2,、原生质圆柱体上紧绕着,34,根周浆鞭毛,故运动活跃,运动方式多样。,3,、,G-,,但不易着色,镀银染色呈棕褐色。,4,、在无活细胞的人工培养基中难培养,生长慢。,5,、抵抗力极弱,对温度和干燥特别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在干燥条件下不易生存。肥皂水和一般消毒剂以及加温,42,以上均极易将其杀灭。,梅毒螺旋体,传播途径,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到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母婴传播,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输血传染,间接传播:日常用品、接吻、哺乳、医疗器械等途径(接触部位附有梅毒螺旋体)。,梅毒的分期,梅毒的诊断,梅毒的诊断,早期梅毒(一期、二期和早期隐性梅毒)和晚期梅毒(三期和晚期隐性梅毒),必须依靠病史、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梅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常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查,取材方法,一期、二期梅毒时,取硬下疳、扁平湿疣、黏膜斑等皮损部位组织液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暗视野显微镜,镀银染色,病原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病原学方法直接镜检到梅毒螺旋体,在临床可确诊梅毒,且具有快速、方便、易操作的特点。,螺旋体检查是诊断早期现症梅毒的最佳方法,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和尽早切断传染源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非特异性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血清学试验,原理,(抗心磷脂抗体):,人体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组织受到破坏,释放出来的一种类脂成分,与梅毒螺旋体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类脂质抗体(反应素)。,主要是,IgM,和,IgG,混合抗体。,抗体产生时间,感染,3,周,-4,周,硬下疳出现,1,周,-2,周,抗体作用,无保护作用,治疗监测。未经治疗的病人,其血清内的反应素可长期存在。经正规治疗后,反应素可以逐渐减少至转为阴性。,原理和方法,反应原理,抗原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凝集成网状沉淀颗粒被肉眼所见,抗原基本成分,心磷脂、卵磷脂和胆固醇,方法包括:,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US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等。,RPR,定量试验,中等至大的凝块为阳性(圈,4,和,7,)有明确凝块,但很小的,为弱阳性(圈,2,和,3,)颗粒均匀分布(圈,1,5,8-10,)或稍粗糙(圈,6,)为阴性,TRUST,试验结果,临床意义,早期梅毒(一期、二期)经足量规则抗梅毒治疗后,3,个月,梅毒抗体滴度下降,2,个稀释度,,6,个月下降,4,个稀释度。,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晚期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周,-2,周后,血清可呈阳性。,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断痊愈、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假阳性问题,假阳性:非梅毒患者的血清反应呈阳性,技术性假阳性,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生物学假阳性,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风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牛痘疹,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盘状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氏甲状腺炎,风湿性心脏病,干燥综合征,毒品瘾者,慢性肾炎,肝硬化,老年,麻风,(,是唯一产生慢性生物学假阳性的感染性疾病,),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试验原理,检测血中以梅毒螺旋体特异蛋白为抗原的抗体(,IgG,和,IgM,)。,特异性,IgM,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2,周后即可测出。,实验方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RT),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TPPA/TPHA,原理,TPPA,试验原理与,TPHA,试验基本相同,TPPA,试验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TPHA,试验中梅毒螺旋体致敏羊红细胞,特点,梅毒螺旋体,(Nichols,株,),全抗原,TP-ELISA,原理,用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固相板条,加上梅毒血清和单克隆抗体酶标记物,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酶标记物结合,用酶标仪判定试验阳性反应。,特点,本法可用于大规模血清检测。,免疫层析,临床应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的作用是作为证实试验,以,TPPA/TPH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高。,它们可以帮助确定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反应是真阳性还是假阳性。,一旦这些试验呈阳性,则患者终身阳性。,方法特点,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很少出现假阳性。据统计,在普通人群中,,有,1%,的生物学假阳性发生。,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可使试验呈假阳性反应,但大多数病例中螺旋体呈串株状荧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能由于嗜异性抗体所致,可使,TPHA,呈假阳性。,麻风患者也可使特异试验呈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应用,作为,RPR,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结合,RPR,结果进行诊断。,老年人抗体阳性的问题:这些老年患者所患的基础疾病可能使机体释放诱导产生抗类脂抗体和,/,或抗梅毒抗体的交叉抗原;,TPPA,敏感性高,特异性好,作为确证实验。,临床病例分析,1,病例:某患者,男,,65,岁,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TP,抗体(时间分辨):,1.25 S/CO(1.0),阳性,TPPA,检测结果:阴性,时间分辨敏感性太高,假阳性。,临床病例分析,2,病例:某患者,男,,40,岁,梅毒检测结果为:,TP,抗体(时间分辨),:24.65,S/CO(1.0),阳性,TPPA:,阳性,TRUST:,阴性,梅毒既往感染,已治愈。,临床病例分析,3,病例:某患者,男,,30,岁,梅毒检测结果为:,TP,抗体(时间分辨):阳性,TPPA:,阳性,TRUST:,阳性,滴度,1:32.,梅毒螺旋体现症感染,活动期。,临床病例分析,4,病例:某患者,男,,61,岁,梅毒检测结果为:,TP,抗体(时间分辨),0.14 S/CO(1.0),TPPA:,阴性,TRUST:,阳性,滴度,1:1,阳性,,1:2,阴性,.,TRUST,结果假阳性,。,临床病例分析,5,病例:某患者,男,,35,岁,梅毒检测结果为:,TP,抗体(时间分辨),2.14 S/CO(1.0),TPPA:,阳性,TP,抗体(胶体金):阴性,胶体金敏感性太低,假阴性。,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