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14111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392 大小:1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2页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某铁路干线两侧,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最大值夜间不超过()。 A.85d B.83dB C.75dB D.78dB 【答案】 B 2、某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环境质量现状超过标准,其评价等级判定一般()。 A.根据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各污染物的P B.不低于一级 C.不低于二级 D.不高于二级 【答案】 C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  )。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 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 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答案】 D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阶段。 A.准备阶段 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 C.影响预测与评价阶段 D.结论阶段 【答案】 C 5、以下固体废物不适用《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的是(  )。 A.废有机溶剂 B.铬选矿场的矿砂 C.变电站的废变压器油 D.汽车制造厂的漆渣 【答案】 B 6、通过基本6项年评价指标进行判定所在区域达标情况,其中SO2的评价指标正确的是()。 A.SO 2年评价、SO 2 24h平均第96百分位数 B.SO 2年评价、SO 2 24h平均第95百分位数 C.SO 2年评价、SO 2 24h平均第90百分位数 D.SO 2年评价、SO 2 24h平均第98百分位数 【答案】 D 7、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答案】 B 8、验收调查工作可分为()阶段。 A.四个 B.五个 C.三个 D.六个 【答案】 B 9、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 C.垃圾填埋场排放的氨气 D.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粉尘 【答案】 D 10、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  )。 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答案】 C 11、下列施工作业不适用《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 A.桥梁建造工程 B.桥梁垮塌事故抢修 C.建筑物室外装修工程 D.建筑物拆除工程 【答案】 B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若掌握近3年至少一个连续水文年的枯、平、丰水期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下列现状监测频率符合要求的是()。 A.评价期内至少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 B.评价期内只需开展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 C.评价期内至少开展两期地下水水位监测 D.评价期内可不再开展地下水水位监测 【答案】 A 13、下列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是(  )。 A.工业发展规划 B.农业开发规划 C.林业开发规划 D.商业销售规划 【答案】 D 14、下列原则中,不属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规定的评价原则的是(  )。 A.一致性原则 B.层次性原则 C.全程互动原则 D.事中、事后监管原则 【答案】 D 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 A.类比分析 B.实测法 C.实验法 D.现场调研 【答案】 D 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内容中,不属于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工作内容的是(  )。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监测 C.环境影响预测 D.评价工作等级确定 【答案】 D 17、现状监测取样方法:土壤表层样监测点的监测取样方法一般参照执行()。 A.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B.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C.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 【答案】 C 18、(2017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 A.夜间频发噪声最大声级超过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B.夜间偶发噪声最大声级超过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20 dB(A) C.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统一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D.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其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答案】 D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水质调查时,选择水质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常规水质参数,它能反映()的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参数,它能代表()。 A.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的水质 B.建设项目将来正常生产状况下排放水质水域水质 C.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非正常生产中排放 D.水域水质建设项目将来排放的水质 【答案】 D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B.重点关注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C.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影响趋势 D.分析项目生态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答案】 B 21、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风险类型可分为火灾、爆炸和()三种类型。 A.易燃 B.泄漏 C.有毒 D.易碎,易裂 【答案】 B 22、(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相同 B.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 C.预测范围可小于评价范围 D.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无关 【答案】 A 23、下列有关生活垃圾填埋场的主要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有导排气系统 B.必须设有防渗层 C.可不设置渗滤液集排水系统 D.生活垃圾填埋场服务期满,需采取封场措施,恢复场区的原貌 【答案】 C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下列属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第三阶段的有() A.开展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B.开展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评价 C.明确水环境功能区管理要求 D.评价建设项目对地表水水文要素的影响范围与程度 【答案】 B 2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TSP的二级标准的1h平均和日平均浓度限值分别是()mg/m A.0.12和0.08 B.0.30和0.20 C.0.50和0.30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D 2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监测的是(  )。 A.总铜 B.总锌 C.总银 D.总氰化物 【答案】 C 27、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囱最低允许高度是(  )。(2015年) A.8m B.15m C.30m D.45m 【答案】 A 2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  )。 A.区域污染源调查 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答案】 C 29、某新建城市快速路通过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的城市大型居民稠密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答案】 B 3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保护投入不包括下列()费用。 A.环保设施的建设 B.直接为建设项目服务的环境管理 C.相关环保科研 D.环保罚金 【答案】 D 3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分为()。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答案】 B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类污水污染物类型为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这类污水水质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C 33、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 A.400m B.500m C.350m D.325m 【答案】 C 3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适用于(  )的环境影响评价。 A.跨流域调水工程 B.县级市土地利用规划 C.跨省输油管道工程 D.省级水利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答案】 D 3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总纲》,生态系统完整性指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其(  )等应对外来干扰并维持自身状态稳定性和生产能力的功能水平。 A.组成、结构、功能 B.组成、结构、关系 C.组织、结构、功能 D.组织、结构、关系 【答案】 D 36、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第一阶段为编制评价实施方案阶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主要工作的是( )。 A.为研究区域开发规划及与规划相关的文件 B.进行初步的影响源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 C.筛选主要评价项目,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 D.编制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书 【答案】 D 3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大体可分为(  )。 A.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B.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 D.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餐厨垃圾 【答案】 A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填写(  )。 A.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B.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统计表 C.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表 D.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 【答案】 A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不属于声环境现状调查内容。 A.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划 B.评价范围内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 C.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 D.评价范围内现有人群对噪声敏感程度的个体差异 【答案】 D 40、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A.评价范围 B.评价级别 C.评级类型 D.评价方法 【答案】 B 4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  )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包括有利与不利影响、长期与短期影响、可逆与不可逆影响、直接与间接影响、累积与非累积影响等。 A.定性 B.定量 C.定性、定量 D.定性、半定量 【答案】 A 42、(  )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A.生活垃圾 B.工业固体废物 C.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答案】 A 43、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符合要求的是(  )。 A.厂址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 B.厂址位于城市商业区 C.厂址远离地表水体,邻近400m处有一座化肥厂 D.厂址下风向500m处有一村镇 【答案】 C 44、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时,一级评价项目目的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点/层。评价区面积大于()km2时,每增加()km2水质监测点应至少增加()个点/层。 A.7,100,15,1 B.7,100,10,2 C.8,90,15,1 D.8,90,10,2 【答案】 A 45、地下水评价中判定I类建设项目的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当污染物类型数=2,需预测的污水水质指标=5,则污水水质复杂程度级别为()。 A.复杂 B.简单 C.简单或中等 D.中等 【答案】 D 4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不属于规划方案的综合论证结论内容的是(  )。 A.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结论 B.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证结论 C.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达性结论 D.规划要素的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 C 47、(2015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在不影响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下列废物中,可入炉进行焚烧的是()。 A.危险废物 B.医疗废物 C.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D.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 C 48、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基本原则不包括( )。 A.应遵循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原则 B.当现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组织现场调查、监测等方法获取 C.工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应重点在建设项目占地范围内开展现状调查工作,并兼顾其可能影响的园区外围土壤环境敏感目标 D.涉及两种影响类型时按最高工作级别开展调查 【答案】 D 4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的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的确定依据是(  )。 A.评价范围 B.评价等级 C.评价标准 D.评价目的 【答案】 B 50、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用采用近()年内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布的所有区域污染源清单数据。 A.3 B.5 C.6 B.8 【答案】 A 5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答案】 D 52、风险事故情景设定: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不属于风险事故情形设定原则。 A.风险事故情形应包括危险物质泄漏,以及火灾、爆炸等引发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情形 B.对不同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风险事故情形,应分别进行设定 C.发生频率大于10-6/年的事件是极小概率事件,可作为代表性事故情形中最大可信事故设定的参考 D.事故情形的设定应在环境风险识别的基础上筛选,设定的事故情形应具有危险物质、环境危害、影响途径等方面的代表性 【答案】 C 53、某新建公路项目预测噪声贡献值距公路中心线260m处方可达到所在声环境功能区限值,叠加背景噪声后预测值需距公路边界线300m处方可满足所在声环境功能区限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 A.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以内 B.公路中心线两侧260m以内 C.公路中心线两侧300m以内 D.公路边界线两侧300m以内 【答案】 B 54、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要求根据(),结合各专项评价的工作等级和调查范围,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 A.建设项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B.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污染源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 D.建设项目类型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答案】 C 5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安全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价 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不相关 C.安全评价即是环境风险评价 D.安全评价的资料可用于环境风险评价 【答案】 D 56、垂直及平面分布差异明显,适用于湖库数学模型中的()。 A.三维模型 B.纵向一维模型 C.垂向一维 D.立面二维 【答案】 A 57、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主要从(  )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A.微观 B.中观 C.中、微观 D.宏观 【答案】 D 58、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边长为60km的山区复杂地形区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可选用的模式有(  )。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 D 59、一般或小规模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的影响。 A.对区内环境 B.区内经济对其 C.对区内、外环境 D.对区外环境 【答案】 D 6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各环境要素专项评价工作等级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A.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建设项目类型、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C.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D.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答案】 D 61、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 B.位于一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 C.位于二类区的新建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D.位于二类区的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 【答案】 D 62、以下污水适用《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造纸厂污水 B.染织厂污水 C.磷肥厂污水 D.炼油厂污水 【答案】 D 6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识别内容包括物质危险性识别、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和()。 A.公用工程系统风险识别 B.生产原材料风险识别 C.生产产品风险识别 D.危险物质向环境转移的途径识别 【答案】 D 64、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 C 65、居民、文教区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Z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70dB,67d B.75dB,65dB C.75dB,72dB D.80dB,80dB 【答案】 A 66、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  )时,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 B.>1.3 C.≥1.3 D.≤1.6 【答案】 A 67、某建设项目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项目建设前后敏感目标处噪声级增量为3dB(A),且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 B 68、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土壤环境质量分类和标准分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果园土壤执行二级标准 B.矿产附近蔬菜地土壤执行三级标准 C.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土壤执行一级标准 D.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有重金属背景含量高的除外)土壤执行一级标准 【答案】 B 69、适用范围:以下风险事故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甲醇罐爆炸 B.液氨罐爆炸 C.自然灾害造成的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输油管线破裂 【答案】 C 70、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场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点应设在施工场界处 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测点应设在室内靠窗口处 C.当场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时,测点可设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 D.场界外无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应设在场界外1m、高于场界围墙0.5m以上位置 【答案】 C 71、下列规划中,不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是( )。 A.省级人民政府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B.省级人民政府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C.直辖市城市建设发展规划 D.企业集团发展规划 【答案】 D 72、《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的建设、运行。 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C.生活垃圾焚烧场 D.生活垃圾堆积场 【答案】 A 73、工作程序: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属于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为()。 A.工程分析 B.开展现场踏勘 C.确定评价内容 D.开展现状调查与监测 【答案】 D 74、TSP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μm的颗粒物。 A.40 B.60 C.80 D.100 【答案】 D 75、下列项目中,适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的是(  )。 A.风力发电项目 B.火力发电项目 C.热电联产项目 D.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答案】 A 76、根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初步调查确定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应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开展(  )。 A.风险管控 B.详细调查 C.实施修复 D.改变用途 【答案】 B 77、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 A.风速 B.风量 C.风向 D.风频 【答案】 C 78、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 ,一般在( )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 A.5 ~8 B.3 ~8 C.4 ~9 D.15 ~20 【答案】 D 79、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得不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监测时,应在门窗关闭状况下进行室内噪声监测 B.受铁路噪声影响的,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h等效声级Leq C.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断)的运行车次密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 D.受固定噪声源的非稳态噪声影响的,测量整个正常工作时间(或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Leq 【答案】 A 80、(2012年真题)某石化企业尾气焚烧炉残余H2S排放应执行的标准( )。 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81、(2013年)某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向外散发恶臭气体,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该设施无组织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量标准值 C.恶臭污染物浓度和臭气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D.恶臭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浓度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答案】 A 82、某公路扩建项目通过1类和3类声环境功能区,扩建前后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扩建前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处噪声超标5dB(A)以上,扩建后噪声级增量在3dB(A)以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现状评价一级,影响评价二级 【答案】 B 83、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内工业炉窑的建设,说法正确的是(  )。(2012年) A.不得新建各种工业炉窑 B.可以建设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C.不得对现有工业炉窑进行改建 D.对现有工业炉窑进行改建时也可增加污染负荷 【答案】 B 84、(2016年)某工厂南侧厂界处设有8m高声屏障,该侧厂界外15m处有一居民住宅。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工厂南侧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正确的是()。 A.从南侧厂界外 1 米、高度 1.2m 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 B.从南侧厂界外 1 米、高度 1.2m 以上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 1m 处另设测点 C.在声屏障正上方 0.5m 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内另设测点 D.在声屏障正上方 0.5m 位置处布设测点,同时在该住宅外 1m 处另设测点 【答案】 B 85、不需要预测主要污染物的长期浓度贡献值的污染源类别有()。 A.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C.其他在建、拟建污染源 D.消减污染源 【答案】 A 86、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关于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标准仅适用于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B.该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C.该标准适用于机场周围区域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D.该标准适用于建筑室内声环境质量的评价和管理 【答案】 B 87、某企业涉及第一类水污染物的车间生产周期是4h,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该企业含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水采样点和采样频率分别是(  )。 A.企业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B.车间排放口,每2h采样一次 C.企业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D.车间排放口,每4h采样一次 【答案】 B 88、(2015年)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14MW(20t/h)的燃气锅炉。其烟筒最低允许高度是() A.8 m B.15 m C.30 m D.45 m 【答案】 A 8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应做专题调查。 A.项目投资额较大时 B.项目评价范围较大时 C.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 D.项目评价等级大于二级以上时 【答案】 C 90、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地表水环境COD和BOD A.20和6 B.20和4 C.15和3 D.15和4 【答案】 B 91、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在不影响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下列废物中,可入炉进行焚烧的是(  )。(2015年) A.危险废物 B.医疗废物 C.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D.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 C 92、下列污染物中,其排放适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是(  )。 A.水泥窑排放的氮氧化物 B.电镀工艺排放的铬酸雾 C.垃圾填埋排放的氨气 D.火电厂输煤系统排放的粉尘 【答案】 D 93、当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时,应该采取(  )。 A.严格管控措施 B.可以忽略 C.安全利用措施 D.严禁使用该土壤 【答案】 A 9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噪声源类别可分为(  )。 A.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B.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环境影响评价 D.现有声源和新增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 A 9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关于采取各类环境保护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B.环保措施应采取国内外中等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 D.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影响 【答案】 B 96、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不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是(  )。 A.烷基汞 B.总砷 C.苯并[a]芘 D.挥发酚 【答案】 D 97、GB3095-1996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 )。 A.1类 B.2类 C.3类 D.4类 【答案】 C 98、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的(),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A.1.5倍 B.1倍 C.3倍 D.2倍 【答案】 B 99、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 A.排放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B.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途径和去向 C.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去向 D.排放量,排放途径 【答案】 B 10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关于事故源强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泄漏液体蒸发时间应结合物质特性、气象条件、工况等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可按15~30min计 B.物质泄漏时间应结合建设项目探测和隔离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 C.泄漏物质形成的液池面积以超过泄漏单元的围堰(或堤)内面积计 D.装卸事故泄漏量按装卸物质流速和管径及失控时间计算,失控时间一般可按~30min计 【答案】 C 101、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跟踪评价方案一般内容的是( )。 A.评价的时段 B.主要评价内容 C.规划方案比选 D.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定位 【答案】 C 102、(2017年真题)某企业北侧无噪声敏感建筑物,南侧厂界外20m处有一村庄,企业厂界处建有2.6m高围墙。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厂界噪声测点布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B.南侧厂界测点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C.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1.2m以上 D.南、北侧厂界测点均选在厂界外1m,高于围墙0.5m以上 【答案】 B 103、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禁选区域不包括( )。 A.湿地 B.软土区域 C.永久基本农田 D.尚未稳定的冲积扇 【答案】 B 10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评价Ⅱ类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水头)影响时,应依据()的原则进行评价。 A.地下水以新带老 B.地下水资源补采平衡 C.地下水谁污染、谁治理 D.地下水谁开采、谁治理 【答案】 B 105、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 B 106、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设,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 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 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答案】 A 107、(2015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lg(r)-11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D B.声源处于自由声场,r>2D C.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 D.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r>2D 【答案】 B 10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不包括(  )。 A.区域污染源调查 B.环境保护目标调查 C.社会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D.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答案】 C 109、(2018年)已知某线声源长度为l0,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0和r的分别为Lp(r0)和Lp(r),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公式Lp(r)=Lp(r0)-15lg(r/r0)近似计算该线声源的噪声影响时,应满足的条件是()。 A.r> l 0 且 r 0 > l 0 B.r C.l 0 /3<r<l 0 且 l 0 /3<r 0 <l 0 D.无条件限制 【答案】 C 110、(2019年)建设项目(除线性工程外)地下水环境影响现状调查评价范围可采用公式计算法确定,计算公示L=a×K×I×T/ne中一般a取()。 A.1 B.2 C.3 D.4 【答案】 B 111、某二级评价项目,需调查河口水质,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丰水期 D.平水期和枯水期 【答案】 D 1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铅锌矿开采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  )。 A.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施工期 【答案】 A 11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是由国务院于2011年修订、发布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通用规定、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及相关要求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经济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