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13637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265 大小:11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5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5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5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5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0题)1、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苛勒C.奥苏伯尔D.班杜拉【答案】 A2、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 C3、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师说D.大学【答案】 B4、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B.理解教材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答案】 B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进入小

2、学阶段的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培养自主感,克服羞耻感B.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D.培养自我同一性,克服角色混乱【答案】 C6、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认知性动机D.交往性动机【答案】 B7、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大小归类,这说明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C8、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答案】 B9、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

3、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甚至有的教育还在摧残儿童”,这说明()。A.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B.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性作用C.教育比遗传素质更能影响人的发展D.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答案】 D10、 一名小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行为D.道德认识【答案】 B11、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强化律【答案】 C12、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推崇的教育理

4、想。A.非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形式化教育D.非形式化教育【答案】 A13、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A.1岁左右B.3岁左右C.6岁左右D.9岁左右【答案】 B14、北京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发明了一种充气雨衣。雨衣下面是一个气圈。充气后雨衣张开,雨水便不会灌进鞋子了。这一充气雨衣的构想,是从芭蕾舞旋转的长裙和游泳圈得来的。这种构想体现的心理机制是( )。A.思维定势B.负向迁移C.功能固着D.原型启发【答案】 D15、人们在原先学习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准备状态是()A.迁移B.变式C.定势D.原型启发【答案】 C16、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5、A.环境B.遗传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答案】 C17、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A.劳动B.模仿C.学习D.本能【答案】 B18、“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答案】 C19、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C.文化体系D.教育为文化本体【答案】 D20、( )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A.集权B.权威C.教师主导D.民主【答案】 D21、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A.强调直观教学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C.激励学生的学

6、习动机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答案】 B22、 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是()。A.机械学习B.发现学习C.接受学习D.观察学习【答案】 B23、 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置【答案】 A2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A.B.C.D.【答案】 B25、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 B26、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

7、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答案】 C27、 黄赤交角的度数为()。A.30B.0C.20D.2326【答案】 D28、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A.1856B.1860C.1862D.1866【答案】 C29、赵老师在数学第一场雪中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时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 )。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答案】 B30、 网络上有人调侃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是“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出现的心理机制是()。A.移情B.从众C.期望D.顺从【答案】 B3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

8、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答案】 B32、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 )A.性格的意志特征B.性格的情绪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态度特征【答案】 D33、学生王某精力充沛,总有用不完的精力,爱冲动,点火就着。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B34、“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指的是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应用【答案】 B35、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C.间接经

9、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答案】 C36、崔老师发现,班级排名靠后的小安最近学习特别努力,问其原因是小安看到班里的学霸小迪特别受大家欢迎,她说什么大家都听,小安也想有这样的威望。小安的学习动机是()。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答案】 C37、 小英帮助生病在家的小勇辅导功课后感到很快乐,这种情感属于()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幸福感【答案】 A38、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 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的观点。A.外铄论B.多因

10、素相互作用论C.内发论D.本能论【答案】 C39、对预防沙眼来说,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A.用不干净的手或纸巾揉擦眼睛B.与别人合用毛巾、脸盆、洗脸水C.与别人合用一支眼药水或眼药膏D.毛巾、手帕常洗常晒【答案】 D40、下列学习策略中,哪一项不属于监控策略()A.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D.设置学习目标【答案】 D41、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A.注意的选择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起伏D.注意的指向【答案】 C42、 当某教师在课堂时,学生不声不响,而当离校或离开

11、课堂以后,学生纪律立即松懈。与这种课堂纪律有关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A.专断型B.放任型C.无法确定D.民主型【答案】 A43、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敢于质疑,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对抗型【答案】 B44、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答案】 C45、一题多解属于( )。A.聚合思维B.直觉思维C.分析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D4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A.激励B.情感交流C.信息传递D.沟通【答案】 D47、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

12、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 B48、 ()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A.雅典教育B.斯巴达教育C.古埃及教育D.古印度教育【答案】 A49、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答案】 D50、 能力有高低之分,性格有自信与自卑之差。这说明人有()的差异。A.心理过程B.个眭心理倾向性C.认知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答案】 D51、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答案】 D5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13、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答案】 B53、一题多解属于()。A.聚合思维B.直觉思维C.分析思维D.发散思维【答案】 D54、 在一些农村教学点,教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答案】 A55、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问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导生制C.特朗普制D.导师制【答案】 C56、人的语言、思维的发展都分别存在着关键期,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

14、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 C57、 豹子头林冲沉着老练,身负深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万般无奈,终于被逼上梁山。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C58、 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D.形成学习兴趣【答案】 A59、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答案】 B60、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如让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前人的发明成果,碑刻书画,这对理解我国古代文化有很好

15、的促进作用,这种教学形式是()。A.演示法B.言语直观C.参观法D.练习法【答案】 C61、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A.理解技能和应用技能B.操作技能和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和应用技能【答案】 C62、 测验法、调查法和观察法是评价时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关于它们的阐述最恰当的是()。A.测验法适宜于收集认知类目标和学习成绩资料B.收集资料时,测验法比调查法和观察法要方便和实用C.调查法适宜于收集技能类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D.观察法适宜于收集情感类目标的资料【答案】 A63、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

16、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答案】 C64、小学教师用小红花小红旗的奖励方式来鼓励学生诚实助人为乐的行为,这种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 D65、高中学生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的()的具体表现。A.能力B.品质C.意志D.气质【答案】 C6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结构主义学习理论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D.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A67、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的措施。A.电话通知

17、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C.让学生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答案】 D68、小学班级环境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 )A.规范环境管理和物质环境管理B.规范环境管理和制度环境管理C.物质环境管理和精神环境管理D.规范环境管理和精神环境管理【答案】 A6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答案】 C70、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班级秩序B.形成良好班风C.锻炼学生能力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答案】 D71、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

18、理学的角度看,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 B72、 王老师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出示周总理遗像,然后用幻灯放映一组组感动人心的画面让学生整体感知,再配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诵读。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放开歌喉,唱唱有关周总理的歌有了初步感知后,才导入新课。请问,王老师采用了( )。A.直接导入B.直观导入C.情境导入D.复习导入【答案】 C73、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改变法。A.代币奖励法B.行为塑造法C

19、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 C74、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答案】 A75、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阶段。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答案】 C76、教师自编测验通常用于测量学生的()。A.知识水平B.能力水平C.学习状况D.心理状况【答案】 C77、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设计教学法【答案】 A78、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A

20、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答案】 D79、小明考试前非常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不停地冒汗,总是想上厕所,发挥失常。他的这种症状属于()。A.考试焦虑症B.考试强迫症C.考试抑郁症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答案】 A80、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是()。A.校长B.教导主任C.班主任D.科任教师【答案】 C8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答案】 C82、吹拉弹唱属于()技能。A.认知B.心智C.操作D.评价【答案】 C83、 阶段性班级活动

21、的内容随全校性的活动进程而变化,有利于班集体与全校的工作保持一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阶段性活动主要分为工作型活动和()。A.班队会活动B.竞赛型活动C.值勤活动D.晨会活动【答案】 B84、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 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 C85、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答案】 B8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22、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法【答案】 D87、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答案】 A8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答案】 B8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的( )。A.获得B.消退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 C9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A.目的性较差B.缺乏精确性C.缺乏顺序性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答案】 D91、解决问题的基本

23、过程是()。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B.发现问题一研究问题提出假设一一检查假设C.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理解问题一检查假设D.研究问题一一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查假设【答案】 A9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 B93、听说法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听力先行,这要求教师必须( )A.具有较快的听说速度B.进行大量的听力自我练习C.具备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音语调D.提高自身的辨音能力和听力教学修养【答案】 D94、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答案】 D95、下列关于

24、课外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课外活动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B.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自主活动C.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强调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D.课外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答案】 A96、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答案】 B97、 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答案】 B9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上

25、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答案】 D99、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具有文化()。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答案】 D100、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A.事实性文献B.工具性文献C.理论性文献D.经验性文献【答案】 A10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 C102、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B.提髙学生感受美的能力C.形成学

26、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答案】 C103、美感属于( )A.情绪B.情感C.心境D.激情【答案】 B104、炎热的夏天,兰兰在户外活动时,出现头晕、恶心等现象,对此,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送往医院.接受治疗B.将兰兰抱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领,冰敷头部C.中暑属于正常现象.不用处理D.通知家长.征求家长意见再处理【答案】 B105、教案也叫()。A.单元计划B.课题计划C.课时计划D.学期计划【答案】 C106、生活中常用的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氢钠B.碳酸钠C.氯化钠D.次氯酸钠【答案】 A107、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

27、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答案】 A108、教育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客观事实、研究课题、方法技术B.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C.研究课题、科学理论、研究手段D.研究对象、方法技术、研究成果【答案】 B109、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体学生B.有行为障碍学生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答案】 A110、直接决定教育目的性质的是()。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的人口数量D.社会文化【答案】 B111、( )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A.

28、形成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答案】 A112、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 )A.一定等于50gB.一定大于50gC.大于或等于50gD.小于或等于50g【答案】 C113、 班主任在写操行评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抓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B.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切忌空洞、抽象、一般化C.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D.重点突出学生的缺点,指明改进方向【答案】 D114、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教师辅导,学生完

29、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道尔顿制B.设计教学法C.贝尔兰卡斯特制D.复式教学【答案】 A115、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答案】 B116、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主动协调好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道德网路,这体现了道德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D.导向性原则【答案】 C117、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

30、气或提高声调,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兴趣D.知觉【答案】 B118、下列属于小学阶段课程特点的是()A.B.C.D.【答案】 D119、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分为()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B.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论断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答案】 C120、 少先队员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得到锻炼与成长,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B.教育性C.实践性D.创造性【答案】 C121、教育研究的原则不包括( )A.客观性原则B.创新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伦理原则【答案】 C122、如果发现有人煤气中

31、毒,首先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B.C.D.【答案】 B12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培养良好的班风C.操行评定D.了解和研究学生【答案】 A124、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现场教学D.复式教学【答案】 D125、 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 D126、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社会主义制度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答案】 D127、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A.教育的社会属性B.教育

32、的本质属性C.教育的阶级属性D.教育的政治属性【答案】 B128、以某一社会问题为核心或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融合课程C.活动课程D.核心课程【答案】 D129、诺笃尔普认为,“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因为他生活在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A.伦理本位论B.科学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答案】 C130、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连锁学习C.概念学习D.辨别学习【答案】 C131、下列对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

33、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B.分析与综合水平提高C.策略性逐渐提高D.能够确定较远的空间距离【答案】 D132、“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答案】 C133、()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水平C.生产力水平D.文化发展程度【答案】 C134、我国历史上首次规定中小学六三三制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卯学制【答案】 C135、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英语教师所拥有的英语学科知识属于()。A.一般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本体性知识D.实践性知识【答案】 C136、 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有

34、唾液分泌。这是()。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本能D.先天反射【答案】 A137、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答案】 B138、 治贫先治愚”,教育扶贫能够阻断代际传递,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生态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 B139、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A.设置学习目标B.浏览阅读材料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答案】 C140、学习动机包含学习需要和( )两个基本成分。A.学习压力B.学习兴趣C.学习期待D.学习知识【答案】 C141、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利用自己以往经验在头脑中独

35、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无意想象D.联想【答案】 B142、王老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这体现了注意的哪种品质?( )A.注意分配B.注意稳定性C.注意广度D.注意转移【答案】 A143、 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H是哪一天?又是怎样过生日的?接着又板书“借”,并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为什么要借生日?”“生日能借吗?”这种导人方式是()。 A.故事导入B.情境导入C.悬念导入D.直接导入【答案】 C144、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A.教材B.情境C.生存D.学生【答案】 D145、

36、 适合学校大规模、快速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方法是()。A.测验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个案法【答案】 C146、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答案】 B147、梅和哈特肖恩的“诚实”研究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品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情景与教育B.年龄大小C.学业成绩D.家庭背景【答案】 A148、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答案】 D149、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

37、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 C150、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答案】 B151、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交往起源论【答案】 A152、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 )A.权威型、惩罚型、放任型B.民主型、惩罚型、权威型C.监督型、民主型、权威型D.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答案】 D153、儿童认知

38、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注意B.感知觉C.思维D.记忆【答案】 B154、教育者运用模范人物的优良思想、感情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 B155、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C.以综合课程为主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补充【答案】 C156、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伯尔D.贾德【答案】 D157、“书目”在文

39、献等级中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答案】 B158、(2020年真题)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 C159、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A.内在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无意强化【答案】 C160、保持信息在2秒钟以内的记忆是(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永久记忆【答案】 C161、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创造性【答案】 B162、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