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在《桑塔·露琪亚》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听了两遍歌曲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歌曲中有几个声部在歌唱。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出现在( )环节比较合适。
A.导入
B.总结归纳
C.初步感知
D.拓展延伸
【答案】 C
2、在西方音乐史上,通常把17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称为( )
A.巴洛克时期
B.古典主义时期
C.浪漫主义时期
D.现实主义时期
【答案】 A
3、李枫同学在音乐课堂中总是能开动自己的脑筋,为作品进行创作和创新,加入了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一些理解,但是他不太爱开口唱歌。因此,张老师在他的音乐成长记录手册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评语:“李枫同学在音乐课堂中从不主动开口唱歌,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学习态度不积极。”请问,张老师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实施建议中的哪一条评价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答案】 C
4、“老师在讲解《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之前,先给同学们演奏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这一课堂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
A.竞争
B.探索
C.讲解
D.示范
【答案】 D
5、在欣赏《广陵散》这首作品前,某教师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述了这部作品背后的历史事件——聂政刺韩王。战国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入山学琴十年,练得一手绝技,在韩国声名鹊起。韩王召唤他进宫演奏,聂政抓住机会刺杀了韩王,完成了报仇的心愿,最后自杀而亡。在讲述的过程中,该教师配上古琴曲《广陵散》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历史的长河中,学生仿佛看到了聂政艰辛修炼、慷慨激昂为父报仇的场面……该教师的做法属于()。
A.音源创设情境
B.美术创设情境
C.故事创设情境
D.游戏创设情境
【答案】 C
6、声部进行不正确的是( )。
A.同向进行
B.斜向进行
C.上行进行
D.反向进行
【答案】 C
7、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肝气
【答案】 A
8、关于曲式中的“再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再现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重复,但不是立即重复
B.再现所指的重复不仅仅是原样重复
C.音乐材料的再现只可能是某个较短的片段
D.再现不仅包括音乐材料,还包括构成音乐的其他要素
【答案】 C
9、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是( )。
A.竹笛
B.长笛
C.梆笛
D.曲笛
【答案】 B
10、下列乐器中,属于越南民族乐器的是( )
A.姆比拉
B.独弦琴
C.排箫
D.竖琴
【答案】 B
11、“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时,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乐曲旋律、音响所表现的意境、氛围与形象。”这一教学形式体现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
A.形式主义
B.所指主义
C.表现主义
D.自然主义
【答案】 B
12、“在高中音乐鉴赏课《走进非洲》中,老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各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这种评价方式是( )。
A.自我评价
B.学生互评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13、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翟小松((Mong Dong))
B.刘谖《土楼回响》
C.朱践耳《纳西一奇》
D.郭文景《御风万里》
【答案】 C
14、江文也是我国近代较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下列哪一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 )
A.《长恨歌》
B.《台湾舞曲》
C.《晓风之舞》
D.《彭浪矶》
【答案】 B
15、“老师将当地的豫剧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创编剧本和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 )。
A.基础课程
B.专业课程
C.校本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16、近代我国由于兴办学校而产生音乐课程.学校音乐教学开始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 )
A.教授歌曲
B.教授诗歌
C.教授欣赏
D.教授识谱
【答案】 A
17、下列不符合对劳动号子描述的是( )。
A.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
B.歌唱方式通常为一领众和
C.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
D.曲调较为简单,节奏性强
【答案】 C
18、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是
A.追风丸
B.舒筋丸
C.紫金锭
D.祛风止痛片
E.三七伤药片
【答案】 B
19、在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至歌曲演唱形式处理环节时,有益于培养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做法是( )
A.为了避免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自行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B.鼓励学生进行创造,对于好的创意进行表扬,出现错误不必纠正
C.严格按照教材上的设计进行演唱,一点也不能改
D.学生根据歌曲风格和对作品的理解,自主选择适当的演唱形式
【答案】 D
20、一节课中将鉴赏、歌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常识等教学任务进行综合安排,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种形式的音乐课程属于( )。
A.单一课
B.综合课
C.必修课
D.选修课
【答案】 B
21、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的代表作的是( )。
A.《C小调第九交响曲》
B.《C小调练习曲》
C.歌剧《自由(魔弹)射手》
D.歌剧《费德里奥》
【答案】 D
22、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风热感冒
B.风寒感冒
C.时行感冒
D.体虚感冒
E.阳虚外感
【答案】 B
23、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普契尼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改编自小仲马的小说
B.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的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
C.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歌词作者是席勒
D.马勒交响曲《大地之歌》的部分歌词取材于中国唐诗
【答案】 D
24、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值按照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以伸长,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属于下列哪种模仿的常见手法?( )
A.音程模仿
B.扩大模仿
C.紧缩模仿
D.倒影模仿
【答案】 B
25、在学习有关于非洲打击乐内容时,教师先介绍非洲打击乐器,之后利用班级中的课桌、
A.人文性
B.愉悦性
C.实践性
D.审美性
【答案】 C
26、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中国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介绍了有关作曲家阿炳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完此曲后,又紧接着聆听了外国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将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了对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基本理念?( )
A.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
B.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
C.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作潜能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答案】 D
27、昆曲代表剧目《牡丹亭》作者是( )。
A.汤显祖
B.王实甫
C.关汉卿
D.马致远
【答案】 A
28、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瞿小松《Mong Dong》
B.刘媛《土楼回响》
C.朱践耳《纳西一奇》
D.郭文景《御风万里》
【答案】 C
29、“新学年开始,一位音乐教师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更好的音乐环境”,上述行为反映了教师的理念是( )。
A.创设情境
B.参与竞争
C.注重评价
D.树立平等
【答案】 A
30、成功将爵士乐引入交响音乐创作的作曲家是( )。
A.科普兰
B.格什温
C.伯恩施坦
D.艾夫斯
【答案】 B
31、下列作品属于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③
C.①②④
D.③④⑤
【答案】 A
32、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的作者是( )
A.亨德尔
B.巴赫
C.斯卡拉蒂
D.维瓦尔第
【答案】 B
33、成年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范围小于
A.20U/L
B.30U/L
C.40U/L
D.50U/L
E.60U/L
【答案】 C
34、“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A.提高分析能力
B.理解音乐要素
C.表述歌词内容
D.训练演唱技巧
【答案】 D
35、音乐术语Lento的意思是( )
A.快板
B.中板
C.慢板
D.急板
【答案】 C
36、20世纪初,京剧老生中艺名“麒麟童”的是( )。
A.梅兰芳
B.荀慧生
C.谭鑫培
D.周信芳
【答案】 D
37、在《桑塔·露琪亚》一课中,教师在学生听了两遍歌曲后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学生歌曲中有几个声部在歌唱。这个问题的提出应该出现在( )环节比较合适。
A.导入
B.总结归纳
C.初步感知
D.拓展延伸
【答案】 C
38、下列歌曲不属于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是( )
A.《五洲人民齐欢笑》
B.《小曲好唱口难开》
C.《洪湖水浪打浪》
D.《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答案】 A
39、具有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属于
A.阴阳平和质
B.偏阳质
C.偏阴质
D.阳虚质
E.阴虚质
【答案】 B
40、( )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
D.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
【答案】 A
41、陈老师在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没有采用数学运算方式,而是将音符时值的时间关系与音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不同音符时值的关系,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
A.唯理主义
B.折中主义
C.理性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 D
42、( )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
D.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
【答案】 A
43、交响乐队中用于校音的乐器是( )。
A.竖琴
B.单簧管
C.双簧管
D.小提琴
【答案】 C
44、音乐剧《猫》的作曲者是( )
A.安德鲁·洛依德·韦伯
B.理查德·罗杰斯
C.奥斯卡·汉姆斯特恩
D.巴特
【答案】 A
45、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 )(易错)
A.《给你一点颜色》—华阴老腔
B.《好汉歌》—鲁豫民歌
C.《鸿雁》—蒙古呼麦
D.《东方红》—陕北民歌
【答案】 C
46、下列关于八音的描述有误的是( )。
A.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
B.八音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C.八音分类法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D.八音中的匏指葫芦,即用干葫芦制作的乐器,包括苼、敔等
【答案】 D
47、“王老师在学期的音乐期末考评中。给成绩一向持中的小明90分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是()。
A.自评
B.互评
C.定性述评
D.定量测评
【答案】 D
48、《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第一项内容是( )
A.识读乐谱
B.演唱
C.即兴编创
D.音乐表现要素
【答案】 D
49、合唱是一种多声部演唱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合唱可以分为童声合唱和混声合唱
B.指挥动作的基本原则是快、准、美
C.合唱有音域宽、气息长、力度大、音色多四大特点
D.混声合唱包括女声与男声(或童声)混合组织的合唱
【答案】 C
50、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
B.rit
C.sim
D.decresc
【答案】 D
51、下列哪部作品与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体裁相同( )
A.贝多芬《命运》
B.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C.舒伯特《鳟鱼》
D.维瓦尔第《四季》
【答案】 A
52、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根据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媒体设备越先高级、越先进,音乐教学效果越好
B.教学媒体不但要选择合适,而且要使用得当,才能发挥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C.网络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无关
D.没有多媒体,音乐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
【答案】 B
53、普通学校教育中,合唱、重唱等音乐活动的重要价值是( )
A.发展学生个性
B.培养创造精神
C.学会合作交流?
D.了解多元文化
【答案】 C
54、春节晚会渐渐成为老百姓特殊的“年夜饭”。晚会往往会以欢腾喜庆的《春节序曲》为开场和结尾音乐,其音乐形式是( )。
A.管弦乐
B.交响乐
C.打击乐
D.歌剧
【答案】 A
55、偶然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是()。
A.梅西安
B.施托克豪森
C.约翰·凯奇
D.泽纳·基斯
【答案】 C
56、张老师在音乐课堂上会有计划的提问3—5个同学,来考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程度,还会请1—2名同学演唱或演奏本节课学习的曲目。张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导向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57、( )的评价是音乐新课程对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因为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A.学习成绩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教学目标
D.教学方法
【答案】 B
58、完全用模仿技术写成的作品,其体裁是( )。
A.赋格曲
B.奥尔加农
C.卡农曲
D.创意曲
【答案】 C
59、下列描述的行为中,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 )
A.哼唱《自由探戈》的旋律
B.进行《自由探戈》的曲式分析
C.学习探戈的基本舞步
D.在鉴赏中感受《自由探戈》的美感
【答案】 D
60、《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 )。
A.《十字街头》
B.《马路天使》
C.《风云儿女》
D.《桃李劫》
【答案】 C
61、把四部和声写成钢琴谱的样子,就是“键盘体”。它的特点不包括( )。
A.音域宽广,钢琴可以在A2一c5七个八度音域内,毫无困难地奏出任何音程
B.声部观念不强,声部数目随音乐力度、浓淡的需要而变化,声部进行也不像合唱体那样严格
C.以开放排列法为主,上方三声部由左手演奏,写在高音谱表上,低音部由右手演奏,写在低音谱表上。当然有时也用密集排列法。双手各弹两个声部
D.常用音型化的织体
【答案】 C
62、易病位游走不定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答案】 A
63、再现复三部曲式结构中 Trio指的是( )。
A.三声中部
B.插部
C.引子
D.尾声
【答案】 A
6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 )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答案】 B
65、下列活动中.可以作为高中音乐“创作”模块学习内容的是( )。
A.学生欣赏歌剧《魔笛》并写观后感
B.指挥全班学生排练由老师创作的合唱歌曲
C.组织学生前往本市郊区的“民歌第一乡”。搜集当地民歌素材
D.播放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与之相应的动作和队形
【答案】 D
66、在音乐教学中,任何知识技能的习得、音乐风格的掌握、文化内涵的理解,其实都离不开学生的( )
A.主动配合
B.集体探究
C.分组互动
D.自然吸收
【答案】 D
67、“老师让学生根据三个画面一威武的雄狮 、奔腾的骏马、快乐的小鸟,用口风琴即兴吹奏自编的旋律”,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 )。
A.创造
B.演唱
C.讲解知识
D.练习识谱
【答案】 A
68、作有音乐作品《水乐》的是我国现代作曲家( )。
A.瞿希贤
B.谭盾
C.张曙
D.谷建芬
【答案】 B
69、以下含吲哚美辛的是
A.冠通片
B.新癀片
C.抗感灵片
D.消咳宁片
E.强力康颗粒
【答案】 B
70、在识读乐谱方面,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是( )。
A.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B.能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体初步的识谱能力
C.具备识谱能力,能够简单地识读乐谱
D.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
【答案】 D
71、不用钢琴,即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或看着乐谱即能在意识中再现音乐音响,产生共鸣,此特征描述的是( )
A.情感体验
B.即兴创作
C.体态律动
D.内心听觉
【答案】 D
72、“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 )教学法。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柯达伊
D.铃木镇一
【答案】 A
73、下列关于音乐和文本之间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歌词采用了传统的拉丁经文
B.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
C.舒伯特的《魔王》的歌词作者为法国诗人席勒
D.马勒的《大地之歌》以德文版的中国唐诗为歌词
【答案】 D
74、该患者应辨证为 查看材料
A.心气虚
B.脾阳虚
C.心阳虚
D.肺气虚
E.脾气虚
【答案】 C
75、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包含歌、舞、乐的大曲,其中“十二”代表的含义是( )。
A.十二个人共同演出
B.包含十二种乐器
C.运用于十二节庆中
D.十二部套曲
【答案】 D
76、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被称作( )。
A.甘美兰
B.拉格
C.马卡姆
D.达斯特加赫
【答案】 D
77、在音乐教学中,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
A.与小组成员交流、合作
B.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感受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形式特征
D.学生集体进行编创
【答案】 C
78、( )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且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因产生于浙江温州一带,故又称为“温州杂剧”。
A.散曲
B.元曲
C.南戏
D.宋杂剧
【答案】 C
79、下列关于印象主义音乐描述正确的是( )。
A.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
B.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德彪西、圣一桑等
C.德彪西的交响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音乐的杰作
D.印象派作曲家在创作时非常注重和声的功能性
【答案】 A
80、以下哪首不是巴赫的作品?()
A.《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B.《勃兰登堡协奏曲》
C.《创世纪》
D.《马太受难曲》
【答案】 C
81、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参苏饮
B.血府逐瘀汤
C.右归饮
D.荆防败毒散
E.柴胡疏肝散
【答案】 D
82、“在音乐声中,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圈,顺时针方向舞蹈,并演唱《非洲赞歌》中人声部分,一个同学在中间敲击简单的马林巴节奏,身边两个同学在打击非洲鼓节奏。教师融人外圈同学当中和学生一起演唱与舞蹈。”这样的情景应该出现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什么阶段()
A.展开阶段
B.呈示阶段
C.形成阶段
D.结束阶段
【答案】 C
83、《春江花月夜》改编自( )
A.《夕阳箫鼓》
B.《渔樵问答》
C.《月儿高》
D.《潇湘水云》
【答案】 A
84、杨老师带领学生欣赏《阿里山的姑娘》,然后为学生深入分析了台湾的风土人情以及台湾歌曲的特点,并展示了乐谱让学生模仿、演唱。在课堂的最后又让学生聆听了西北民歌,感受了中国歌曲的多样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民歌的浓厚兴趣。杨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 )的基本理念。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C.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D.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答案】 C
85、( )能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发现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音乐教学工作。
A.综合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 C
86、不用钢琴,即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或看着乐谱即能在意识中再现音乐音响,产生共鸣,此特征描述的是( )。
A.情感体验
B.即兴创作
C.体态律动
D.内心听觉
【答案】 D
87、新疆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是一种包含歌、舞、乐的大曲,其中“十二”代表的含义是( )。
A.十二个人共同演出
B.包含十二种乐器
C.运用于十二节庆中
D.十二部套曲
【答案】 D
88、 下列乐器中琴弦最多的是
A.中阮
B.琵琶
C.筝
D.月琴
【答案】 C
89、下列关于A自然大调和a和声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式相同
B.主和弦相同
C.属和弦相同
D.调号相同
【答案】 C
90、非洲音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复杂多变,( )在非洲音乐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A.鼓
B.号
C.琴
D.锣
【答案】 A
91、成年人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正常范围小于
A.20U/L
B.30U/L
C.40U/L
D.50U/L
E.60U/L
【答案】 C
92、《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族()歌曲。
A.小调
B.长调
C.短调
D.大调
【答案】 B
93、歌剧《伊凡·苏萨宁》是( )的著名作品。
A.格林卡
B.柴可夫斯基
C.卡拉扬
D.肖斯塔科维奇
【答案】 A
9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特色乐器。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
A.维吾尔族木卡姆
B.蒙古族马头琴
C.彝族月琴
D.苗族伽椰琴
【答案】 D
95、患者,男,78 岁,恶寒重,低热,头身疼痛,鼻氧,鼻流清涕,吐稀白痰,伴慢性支气管炎。
A.参苏饮
B.血府逐瘀汤
C.右归饮
D.荆防败毒散
E.柴胡疏肝散
【答案】 D
96、通常另煎的药宜煎
A.10~15 分钟
B.15~25 分钟
C.30 分钟
D.30~40 分钟
E.2~3 小时
【答案】 D
97、《雨打芭蕉》是一首( )的代表曲目。
A.潮州音乐
B.广东音乐
C.苏南吹打
D.江南丝竹
【答案】 B
98、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甚至影响和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根据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多媒体设备越先高级、越先进,音乐教学效果越好
B.教学媒体不但要选择合适,而且要使用得当,才能发挥教学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
C.网络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无关
D.没有多媒体,音乐教学质量不可能提高
【答案】 B
99、音乐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及( )。
A.学生在校期间课堂表现情况
B.学生在校期间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情况
C.学生在校期间音乐学业水平达成情况
D.学生在校期间所修学分情况
【答案】 C
100、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是( )。
A.李斯特
B.舒伯特
C.柏辽兹
D.勃拉姆斯
【答案】 C
101、弹拨乐器冬不拉属于哪个民族( )
A.瑶族
B.彝族
C.蒙古族
D.哈萨克族
【答案】 D
102、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
B.低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
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
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终止的三种基本类型
【答案】 D
103、“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答案】 D
104、“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和推动音乐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句话体现了音乐教学评价的( )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整体性原则
【答案】 C
105、下列作品不属于19世纪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创作的是( )。
A.《弄臣》
B.《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C.《费加罗的婚礼》
D.《茶花女》
【答案】 C
106、音乐课上,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布拉格桑塔·露琪亚港口夜景的视频,伴随小船轻摇的场景,结合背景音乐《桑塔·露琪亚》,引导学生感悟并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情感,这体现了( )模块的教学内容。
A.创作
B.音乐与舞蹈
C.歌唱
D.音乐鉴赏
【答案】 D
107、“精血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同居下焦
B.藏泄互用
C.精血互化
D.阴液互补
E.阴阳承制
【答案】 C
108、课堂上,老师让学生默唱歌曲,这种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哪种能力( )
A.内心听觉
B.即兴创作
C.情感表达
D.体态律动
【答案】 A
109、世界著名的歌剧唱段《饮酒歌》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 )
A.《费加罗的婚礼》
B.《弄臣》
C.《茶花女》
D.《蝴蝶夫人》
【答案】 C
110、1834年《新音乐杂志》的创刊人是()。
A.勃拉姆斯
B.舒曼
C.门德尔松
D.贝多芬
【答案】 B
111、与dim.意思相同的表情术语是( )。
A.cresc
B.rit
C.sim
D.decresc
【答案】 D
112、青少年交响乐团为贫困青少年进行“音乐援助计划”起源于美洲哪个国家( )
A.委内瑞拉
B.墨西哥
C.美国
D.加拿大
【答案】 A
113、( )被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A.肖斯塔科维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
B.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
C.勋伯格的《钢琴组曲》
D.兴德米特的《调性游戏》
【答案】 A
114、下列乐器中属于“竹”类材料制作的乐器是( )
A.笙
B.箫
C.磬
D.筝
【答案】 B
115、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达到平衡是在( )。
A.6岁
B.9岁
C.12岁
D.15岁
【答案】 B
116、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天涯歌女》(贺绿汀)
B.《红豆词》(刘雪庵)
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
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答案】 A
117、马上要上课了,某老师看到学生都伸着头看教室外面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位老师就顺势讲道:“小麻雀是我们的大功臣,因为它可以吃掉很多害虫来保护我们不受伤害,谁能模仿一下小麻雀的叫声?和小麻雀说,我们很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这种导人方式属于( )。
A.设疑导入
B.温故导入
C.故事导人
D.机变导入
【答案】 D
118、9 ~14世纪最早的复调形式是( )
A.牧歌
B.奥尔加农
C.经文歌
D.格里高利圣咏
【答案】 B
119、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标准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答案】 A
120、在某学期结束后,老师对班里的李晓同学点评道:“该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虽然歌曲演唱情绪把握不到位,但是善于与其他学生沟通。”该老师行为符合音乐教学评价原则中的( )。
A.整体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答案】 A
121、音乐教师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是否遵循了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体现在教学反思的( )
A.过程性
B.实践性
C.个体性
D.主动性
【答案】 A
122、下列不属于江南丝竹八大名曲的是( )
A.《欢乐歌》
B.《柳青娘》
C.《三六》
D.《行街》
【答案】 B
123、下列有关格里高利圣咏描述正确的是( )。
A.以拉丁文演唱
B.结构强调对称与均衡
C.用复杂精巧的各种对位技术写作的混声合唱
D.通常以琉特琴伴奏
【答案】 A
124、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 )
A.《海港》
B.《红灯记》
C.《沙家浜》
D.《群英会》
【答案】 B
125、作品《汽车与飞机的集会》属于( )。
A.印象主义音乐
B.噪音音乐
C.表观主义音乐
D.古典音乐
【答案】 B
126、《重整河山待后生》是采用说唱音乐( )的素材写成的。
A.京韵大鼓
B.单弦
C.四川清音
D.苏州评弹
【答案】 A
127、 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
A.勃艮第乐派
B.罗马乐派
C.威尼斯乐派
D.尼德兰乐派
【答案】 B
128、下列作品中,那部属于我国20世纪60~70年代的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
A.《白毛女》
B.《红灯记》
C.《打严嵩》
D.《群英会》
【答案】 B
129、 在学习《沁园春?雪》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体会人文内涵.张老师为大家介绍了毛泽东诗词特点,以及《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张老师的教授幽默风趣,讲解的内容深入浅出,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这首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当张老师播放音频时,同学们被伟大领袖的胸襟所感染。教师为学生介绍历史文化创作背景体现了新课标中音乐课程哪一性质?(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人文性
D.实践性
【答案】 C
130、下列不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组的是( )。
A.弓弦乐器组
B.拉弦乐器组
C.吹管乐器组
D.打击乐器组
【答案】 A
131、下列属于格里高利圣咏演唱形式的是( )(易混)
A.女生合唱
B.重唱
C.混声合唱
D.应答歌唱
【答案】 D
132、高中混声合唱团声部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色
B.音量
C.音域
D.技巧
【答案】 C
133、黄自的《玫瑰三愿》属于( )。
A.群众歌曲
B.艺术歌曲
C.叙事歌曲
D.讽刺歌曲
【答案】 B
134、在欣赏广东中山咸水歌《对花》的时候,下列哪个活动体现了老师关注模仿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 )
A.学生跟着录音演唱
B.学生在视唱完歌谱后昕演唱录音
C.边听音乐边用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D.边听歌曲边划分乐句
【答案】 A
135、毒性中药的药性峻烈,掌握其用法用量显得尤为重要。用量0.015~0.03g,多入丸散用的毒性中药是
A.生附子
B.蟾酥
C.生甘遂
D.红粉
E.天仙子
【答案】 B
136、音乐课程的四个教学领域是( )
A.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B.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C.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相关文化
D.感受与鉴赏、表现、创作、音乐与姊妹艺术
【答案】 A
137、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出自电影( )。
A.《泰坦尼克号》
B.《魂断蓝桥》
C.《音乐之声》
D.《出水芙蓉》
【答案】 C
138、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认知领域进行了层级划分,“学生了解旋律模进的发展手法后,运用该手法写作音乐片段。”这属于哪个层次?( )
A.识记
B.分析
C.应用
D.评价
【答案】 C
139、导课设计拖沓冗长、不着边际,违背了导课的组织原则中的( )
A.新颖性
B.针对性
C.简洁性
D.趣味性
【答案】 C
140、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天涯歌女》(贺绿汀)
B.《红豆词》(刘雪庵)
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
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答案】 A
141、音乐课上,教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布拉格桑塔·露琪亚港口夜景的视频,伴随小船轻摇的场景,结合背景音乐《桑塔·露琪亚》,引导学生感悟并说出歌曲的情绪和情感,这体现了( )模块的教学内容。
A.创作
B.音乐与舞蹈
C.歌唱
D.音乐鉴赏
【答案】 D
142、“概念、理论等并不是世界的答案,判别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看其是否正确反映客观实际,而是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