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tulo del patrn,Haga clic para modificar el estilo de texto del patrn,Segundo nivel,Tercer nivel,Cuarto nivel,Quinto nivel,*,*,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1,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二、路面结构层计算,三、路面垫层,四、路面基层、底基层,五、路面面层,六、路面原材料的选取,七、路面排水设计,目 录,2,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标准轴载,沥青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水泥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超载对路面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影响,3,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标准轴载,标准轴载,BZZ-100,标准轴载P(kN),100,轮胎接地压强p(MPa),0.70,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直径d(cm),21.30,两轮中心距(cm),1.5d,4,当以设计弯沉值及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轴载,25-130 kN,),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轴载,50-130 kN,),累计交通荷载:,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沥青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5,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超载对路面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影响,(轴载,130-220 kN,),(轴载,130-220 kN,),当以设计弯沉值及沥青面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当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6,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换算,:,累计交通荷载:,一、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水泥路面标准轴载及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计算,7,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计算,8,二、路面结构层计算,路面结构层厚度的确定应满足结构整体刚度(即承载力)与沥青层或半刚性性基层、底基层抗疲劳开裂的要求。,轮隙中心处(A点)路表计算弯沉值 应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即:,轮隙中心(C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点)的层底拉应力 应小于或等于容许拉应力 ,即:,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9,二、路面结构层计算,设计弯沉值(根据公路等级、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当量轴次、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材料的容许拉应力(沥青混凝土层、半刚性材料基层和底基层以拉应力为设计或验算指标时):,路表计算弯沉值:,层底拉应力(层底拉应力以单圆中心(B点)及双圆轮隙中心(C点)为计算点,并取较大值作为层底拉应力):,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10,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沥青路面结构层计算流程图,11,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路面结构层计算,弹性地基单层板模型,适用于粒料基层上混凝土面层,旧沥青路面加铺混凝土面层。,面层板底面以下部分按弹性地基处理。,弹性地基双层板模型,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沥青类基层上混凝土面层,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分离式混凝土面层。,面层和基层或者新旧面层作为双层板,基层底面以下或者旧面层底面以下部分按弹性地基处理。,复合板模型,适用于两层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面层或基层复合板。,旧混凝土路面上加铺结合式混凝土面层,两层不同性能材料组成的层间黏结的面层,作为弹性地基上的单层板或者弹性地基上双层板的上层板。,无机结合料类基层或沥青类基层与无机结合料类底基层组成的基层,作为弹性地基上双层板得下层板。,12,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应以面层板在设计基准期内,在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应以设计基准期内行车荷载不产生疲劳断裂作为设计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应,以最重轴载和最大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下,不产生极限断裂作为验算标准:,13,弹性地基单层板荷载应力,弹性地基双层板荷载应力,复合板荷载应力,设计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温度疲劳应力:,最重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板最大温度应力:,面层板或上面层板的荷载疲劳应力:,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板或下面层板的荷载疲劳应力:,最重轴载在面层板临界荷位处产生的最大荷载应力:,最大温度梯度时混凝土面层板最大温度应力:,面层复合板得荷载疲劳应力:,面层复合板的疲劳温度应力:,面层复合板的最大荷载应力:,面层复合板得最大温度应力:,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路面结构层计算,14,二、路面结构层计算,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计算,15,三、路面垫层,垫层的作用,垫层的材料选取,垫层的厚度选取,16,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度不受土基的影响,将基层传下的车辆荷载应力进一步扩散,减小土基顶面压应力和竖向变形的作用,垫层的作用,季节性冰冻地区的路面结构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防冻垫层,使路面结构免除或减轻冻胀和翻浆病害,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的路床土湿度较大时,排水垫层,疏干路床土并改善路面结构的支承条件,三、路面垫层,17,垫层的材料选取,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性,在冰冻地区尚需具有较好的抗冻性,透水性垫层,砂、砾石、炉渣煤渣等组成,稳定性垫层,石灰、水泥和炉渣稳定土等组成,三、路面垫层,18,三、路面垫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最小防冻厚度,沥青路面结构层最小防冻厚度,垫层的厚度选取,19,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基层和底基层的作用,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选取,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基层选取上的差别,20,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的行车荷载垂直力并将它扩散和分布到垫层和土基上,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基层和底基层的作用,基层,底基层,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21,半刚性,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刚性,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柔性,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多孔隙水泥或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碎石、级配碎石、级配砾石、配碎砾石、天然砂砾、填隙碎石等,基层和底基层的材料选取,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力学特征,材料组成,整体型,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嵌锁型,泥结碎石、填隙碎石、沥青贯入式等,级配型,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沥青碎石等,22,水泥稳定土,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水泥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得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低,要求压实度:,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水泥稳定细粒土 93%,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水泥稳定细粒土 9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5%,水泥稳定细粒土 93%,23,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水泥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水泥稳定土用做基层,1,2,3,筛孔,尺寸,(mm),37.5,100,100,31.5,90,100,100,26.5,90,100,19,67,90,72,89,9.5,45,68,47,67,4.75,50,100,29,50,29,49,2.36,18,38,17,35,0.6,17,100,8,22,8,22,0.075,0,30,0,7,0,7,液限(,%,),28,塑性指数,9,水泥稳定土,24,水泥稳定土,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用做基层,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用做底基层,筛孔尺寸(,mm,),通过质量百分率(,%,),37.5,90,100,53,100,26.5,66,100,4.75,50,100,19,54,100,0.6,17,100,9.5,39,100,0.075,0,50,4.75,28,84,0.002,0,30,2.36,20,70,1.18,14,57,0.6,8,47,0.075,0,30,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25,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水泥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等级,层位,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Mpa,),2.5,3,3,5,底基层(,Mpa,),1.5,2.0,1.5,2.5,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26,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石灰稳定土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土不得用做二级公路的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基层:,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石灰稳定细粒土 93%,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7%,石灰稳定细粒土 9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 95%,石灰稳定细粒土 93%,石灰稳定土,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低,要求压实度:,27,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塑性指数为,1520,的粘性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均适宜于用石灰稳定。,石灰稳定土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和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其他等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石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塑性指数在,10,以下的亚砂土和砂土用石灰稳定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或采用水泥稳定。,塑性指数在,15,以上的粘性土更适宜于用石灰和水泥综合稳定。,用石灰稳定无塑性指数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时,应添加,15%,左右的粘性土。,石灰稳定土,28,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基层:,二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35%,石灰稳定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等级,层 位,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Mpa,),0.8,底基层(,Mpa,),0.5,0.7,0.8,石灰稳定土中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石灰稳定土,29,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可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二灰、二灰土和二灰砂不应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上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98%,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稳定细粒土93%,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7%,稳定细粒土9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95%,稳定细粒土93%,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低,要求压实度:,30,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二灰稳定土应符合下列要求:二灰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二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二灰级配砂砾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mm,),1,2,37.5,100,31.5,85,100,100,19.0,65,85,85,100,9.50,50,70,55,75,4.75,35,55,39,59,2.36,25,45,27,47,1.18,17,35,17,35,0.60,10,27,10,25,0.075,0,15,0,10,二灰级配砂砾石中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编号,通过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mm,),1,2,37.5,100,31.5,90,100,100,19.0,72,90,81,98,9.50,48,68,52,70,4.75,30,50,30,50,2.36,18,38,18,38,1.18,10,27,10,27,0.60,6,20,6,20,0.075,0,7,0,7,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二灰稳定土应符合下列要求:二灰稳定土用做底基层时,土中碎石、砾石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二灰稳定土用做基层时,二灰的质量应占15%,最多不超过20%,石料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31,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5%,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二灰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标准:,公路等级,层 位,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司,基层(,MPa,),0.6,0.8,0.8,1.1,底基层(,MPa,),0.5,0.6,碎石或砾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要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32,级配碎石,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100,基 层,98,底基层,96,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低,要求压实度:,当级配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7.5mm,以内;当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以及半刚性路面的中间层时,其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1.5mm,以下。,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26,二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大于30,二级公路不大于35,二级以下公路不大于40,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所用石料的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33,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碎砾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1号级配的规定。级配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基层时或者用做各级公路的中间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2号级配的规定。同时,级配曲线宜为圆滑曲线。,编 号,通过质量百分率(,%,),1,2,筛孔尺寸,(,mm,),37.5,100,31.5,90,100,100,19.0,73,88,85,100,9.5,49,69,52,74,4.75,29,54,29,54,2.36,17,37,17,37,0.6,8,20,8,20,0.075,0,7,0,7,液限(,%,),28,28,塑性指数,6,(或,9,),6,(或,9,),级配碎石,34,未筛分碎石,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未筛分碎石用做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1号级配的规定。,未筛分碎石底基层颗粒组成范围:,编 号,通过质量百分率(,%,),1,2,筛孔尺寸,(,mm,),53,100,37.5,85,100,100,31.5,69,88,83,100,19.0,40,65,54,84,9.5,19,43,29,59,4.75,10,30,17,45,2.36,8,25,11,35,0.6,6,18,6,21,0.075,0,10,0,10,液限(,%,),28,28,塑性指数,6,(或,9,),6,(或,9,),未筛分碎石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其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符合,2,号级配的规定。,35,级配砾石,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可适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基层 98,底基层 96,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最低,要求压实度:,基层:,二级公路 不大于30,三级和四级公路 不大于35,底基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不大于30,二级公路 不大于35,二级以下公路 不大于40,石料的集料压碎值应满足下列规定:,36,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砾石基层的颗粒组成范围,编 号,通过质量百分率(,%,),1,2,筛孔尺寸,(,mm,),53,100,37.5,90,100,100,31.5,81,94,90,100,100,19.0,63,81,73,88,85,100,9.5,45,66,49,69,52,74,4.75,27,51,29,54,29,54,2.36,16,35,17,37,17,37,0.6,8,20,8,20,8,20,0.075,0,7,0,7,0,7,液限(,%,),28,28,塑性指数,6,(或,9,),6,(或,9,),6,(或,9,),砂砾底基层的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53,37.5,9.5,4.75,0.6,0.075,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0,100,40,100,25,85,8,45,0,15,级配砾石用做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做底基层时,砾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级配砾石,37,填隙碎石,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填隙碎石可用于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填隙碎石用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用做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3mm,。,填隙碎石、粗碎石的颗粒组成:,通过质量百分率,(,),标称尺寸,(mm),筛孔尺寸,(mm),63,53,37.5,31.5,26.5,19,16,9.5,30,60,100,25,60,0,15,0,5,25,50,100,25,50,0,15,0,5,20,40,100,35,70,0,15,0,5,基层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粗碎石的压碎值应符合下列规定:,38,半刚性基层,按混合料结构状态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均匀密实型。,水泥稳定集料类、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适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底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集料类宜用于冰冻多雨潮湿地区高速和一级公路的下基层或底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基层。,高速、一级公路的基层或上基层宜选用骨架密实型混合料。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里的底基层可采用悬浮密实型混合料。均匀密实型混合料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骨架空隙型混合料具有较高的空隙率,适用于需考虑路面内部排水要求的基层。,柔性基层,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密级配ATB具有较高承载能力、半开级配AM具有承重和减缓反射裂缝的一定排水能力、开级配ATPB适用于排水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用马歇尔试验方法)宜用于中等交通及其以上的公路基层底基层,可用于改建工程的调平层。贯人式沥青碎石宜用于中、重交通的公路基层底基层,可用于改建工程的调平层。,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级配碎石可用做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和级配碎砾石和符合要求的天然砂砾可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而旦塑性指数在6或9以下时,可以直接用做基层。,填隙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基层和各级公路底基层。,刚性基层,适用于重交通、特重交通及运煤、矿石、建筑材料等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按公路等级,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基层的选取上的差别,39,交通荷载等级,基层材料类型,底基层材料类型,极重、特重,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重,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中等、轻,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级配砾石,或不设,水泥稳定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混凝土路面按交通荷载等级,四、路面基层和底基层,40,五、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封层、粘层、透层,沥青路面面层,41,面层类型,适用条件,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AC、玛蹄脂碎石SMA、抗滑面层OGFC、沥青碎石AM/ATB/ATPB)适用于各等级沥青路面。,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面层,也可以作为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基层。,拌和层宜用石油沥青为结合料,沥青混合料应选AC-10和AC-13。,沥青表面处治,适用于三、四级公路面层,可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乳化沥青为结合料。,稀浆封层,一般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下封层,可采用普通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分为ES-1(三四级公路、停车场罩面)和ES-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罩面,新建公路下封层)和ES-3(二级公路罩面,新建公路下封层)。,微表处,主要用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以及填补轻度车撤,也适用于新建公路的抗滑磨耗层,必须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分为MS-2(中等交通量高速、一二级公路罩面)和MS-3(高速、一级公路罩面)。,冷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液体沥青拌制,也可以采用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当采用半开级配的冷拌沥青碎石混凝料路面时应铺筑上封层。,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基层、联接层或整平层,还可以用于沥青路面的坑槽冷补。,五、路面面层,沥青路面面层,42,面层类型,适用条件,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高速公路,复合式面层,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上面层,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的高速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下面层,设传力杆普通混凝土下面层,碾压混凝土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钢纤维混凝土面层,高程受限制路段、混凝土加铺层,混凝土预制块面层,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服务区停车场,五、路面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43,粘层,宜采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也可采用快、中凝液体石油沥青,所使用的基质沥青标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透层,选择渗透性好的液体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5mm(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基层)-10mm(无结合料基层),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封层,各种封层适用于加铺薄层罩面、磨耗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应力缓冲层、各种防水和密水层、预防性养护罩面层。,上封层根据情况可选择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改性沥青集料封层、薄层磨耗层或其他适宜的材料。,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稀浆封层可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作结合料。,五、路面面层,封层、粘层、透层,44,六、路面原材料的选取,细集料,粗集料,水泥和水,45,六、路面原材料的选取,粗集料,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使用筛选砾石和矿渣。筛选砾石仅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沥青表面处治路面。,粗集料应满足质量技术要求和粒径规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表面层的粗集料应满足粘附性和磨光值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其他层次及其他等级公路的各个层次应满足粘附性的要求。,材料包括碎石、碎卵石、卵石。,按照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的规定:C60以上高强度混凝土应使用I级粗集料;C30-C60中强度混凝土使用II级粗集料;C30以下的低强度混凝土使用III级粗集料。,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粗集料级别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粗集料。,粗集料应满足级配要求。,46,六、路面原材料的选取,细集料,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满足质量要求。,天然砂可采用河砂或海砂,通常采用粗、中砂,应符合天然砂规格的要求。,机制砂宜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制造,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石屑为采石场破碎石料时用过4.75mm或2.36mm的筛下部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宜将S14与S16组合使用,S15可在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或其他等级公路中使用。,材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有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使用的砂应不低于II级。,无抗(盐)冻要求的三、四级公路混凝土路面、碾压混凝土及贫混凝土基层可使用III级砂。,特重、重交通混凝土路面宜使用河砂。,在河砂资源紧缺的沿海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混凝土路面和基层可使用淡化海砂。,缩缝设传力杆混凝土路面不宜使用淡化海砂;钢筋混凝土及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和桥面不得使用淡化海砂。,细集料应满足级配要求。,47,六、路面原材料的选取,水泥和水,水泥,特重、重交通,旋窑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满足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要求,中、轻交通,矿渣硅酸盐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快通要求,R型水泥,其它,普通型水泥,水,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检验指标:,流酸盐含量(按SO,4,2-,计)小于0.0027mg/mm,含盐量不得超过0.005 mg/mm,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48,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边缘排水,排水基层排水,排水系统类型,拦水带,49,七、路面排水设计,类型,组成及要求,路面排水系统,表面排水,路面排水,路面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路拱横坡,坡度一般采用1%2%,路肩排水,路肩与路面横坡应平滑相接、路肩横坡一般较路拱坡度大1%,中央分隔带排水,可在中央分隔带现浇薄层水泥混凝土或铺设预制水泥混凝土方砖封层,拦水带,由沥青混凝土现场浇筑,或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而成,拦水带顶面略高于过水断面的设计水面高,边沟,公路路面排水一般使路面径流路肩横坡汇流至路基边沟排水,内部排水,边缘排水系统,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带孔纵向排水管、横向出水管和反滤织物等组成,排水基层,由直接设在面层下的透水性基层、边缘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横向出水管及反滤织物等组成,渗沟(盲沟),为拦截含水层的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可设管式渗沟,中央分隔带地下排水,由纵向排水沟(明沟、暗沟)、渗沟、雨水井、集水井、横向排水管等组成,排水系统类型,50,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L型混凝土沟渠(用做缘石边沟或设在支档结构物下部的路堑边沟),51,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三角形混凝土沟渠(用于路堤边沟或路堑边沟),52,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碟形混凝土沟渠(用于设在中央分隔带内的边沟或者用做路堑边沟),53,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U形混凝土沟渠(用做排水沟,也可以用做路堑边沟,但此时必须加盖板),54,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表面排水,圆形混凝土沟渠(用做中央分隔带边沟,以汇集超高路段上侧路幅路面表面水),55,七、路面排水设计,拦水带,高拦水带:,用做边坡坡脚接上路肩的路堑边沟,以及设在金属防护栏下地路堤边坡。,中拦水带:,用做路堤边沟,车辆以中等速度驶越拦水带时不会失去控制。,低拦水带:,用做雨量少(汇水量少)、纵坡陡于0.5%的低路堤边沟,汇水量大时,可通过堤顶溢流方式向路堤边坡漫流。,56,七、路面排水设计,拦水带,一般路堤拦水带布置,带有排水沟的路堤拦水带布置,路堑拦水带布置,57,七、路面排水设计,中央分隔带排水,宽度小于3m且表面采用铺面封闭:表面水排向两侧行车道,其坡度与路面横坡相同,宽度大于3m且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汇集在分隔带中央的低洼处,并通过纵坡排流到泄水口或桥涵水道中。,表面无铺面且未采用表面排水措施:分隔带上的表面水下渗,由分隔带内的地下排水设施排除。,一般路段中央分隔带排水,超高路段中央分隔带排水,58,七、路面排水设计,路面边缘排水,由沿路面边缘设置的透水性填料集水沟、纵向排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边缘排水系统。,渗入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先沿路面结构层间空隙或某一透水层次横向流入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再由横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常用于基层透水性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特别是用于改善排水状况不良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渗流(层间渗流)时间较长,路面结构处于潮湿状态的时间要比基层排水(向下渗流)系统长许多。,59,七、路面排水设计,排水基层排水,直接在面层下设置透水性排水基层,在其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排水管以及横向出水管等,组成排水基层排水系统。,采用透水性材料(经水泥或沥青处治或未经处治的开级配碎石集料)做基层,使渗入路面结构内的水分,先通过竖向渗流进入排水层,然后横向渗流进入纵向集水和排水管,再由横向出水管排引出路基。,由于自由水进入排水层的渗流路径短,在透水性材料中渗流速率快,其排水效果要比边缘排水系统好很多。,一般适用于新建路面。,6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