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你会计算吗?,测电压、电流-算电阻,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1,一、教学目标,(1min),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3、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性,4、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应用,2,二、自学指导,(3min),1、阅读教材P,80-81,2、思考:,a、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b、此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完成自学检测题,3,(1)要与被测用电器_;,(2)电流要从 _流入,从,_,流出;,(3)不要超过电流表的_;,(4)不要_,_.,串联,“”接线柱,“”接线柱,量程,不经过用电器将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 上。,“两要两不要”,自学检测(6min),一、电流表的使用规则:,(1)要与被测用电器_;,(2)电流要从 _流入,从,_,流出;,(3)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并联,“”接线柱,“”接线柱,量程,“两要一不要”,电压表的使用规则:,4,二、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欧姆定律,或,三、,画,实验电路图,R,I,U,5,变阻器滑片放阻值最大,目光检查有无短路,试触检查是否工作正常,开关和变阻器靠近右手,电流和电压表尽量靠近,摆放合理,不出交叉线,断开开关,先连串联,再连并联,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4.实验过程,电路连接:,0.6,3,A,0 0.2 0.4 0.6,|,0 1 2 3,15,3,V,0 5 10 15,0 1 2 3,|,S,P,R,x,摆,连,检,V,Rx,A,教师点拨(10min)设计实验:,6,实验过程,电路连接:,摆,连,调,检,0.6,3,A,0 0.2 0.4 0.6,|,0 1 2 3,15,3,V,0 5 10 15,0 1 2 3,|,S,P,R,x,故障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判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可能都选择过大;,电源电压可能过低。,故障1:,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7,实验过程,电路连接:,摆,连,调,检,0.6,3,A,0 0.2 0.4 0.6,|,0 1 2 3,15,3,V,0 5 10 15,0 1 2 3,|,S,P,R,x,故障3:,电流表指针超过最大值。,判断:,量程可能选择过小,故障4:,滑动变阻器滑动时,电表示数及灯泡亮度无变化。,判断:,滑动变阻器没有,“,一上一下,”,连接。,8,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次序,电压U/V,电流I/A,电阻R/,(1),1,(2),1.5,(3),2,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4.5,4.7,4.7,4.6,用伏安法测电阻,强调:,对于定值电阻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0.22,0.42,0.32,9,想想做做?,如果不是定值电阻而是一个小灯泡应如何测量?和定值电阻有什么不同?,相似点:,原理、电路图、器材、过程,不同点:,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不能求平均值。,10,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22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3.8V,”字样,请完成和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22甲中ab分别是,表。,(2)根据实验电路图,在图22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补充完成实物图连接。,(3)连接电路时,应将开关,;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滑在,端。,(4)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这可能是由于,造成的。,同步训练(6min):,电流表,断开,最右(或BD端),灯丝断路(或灯泡接线柱接触不良),电压表,(,电流小于0.6A,),11,灯断路了,电压表有示数,相当于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无示数,断路电流不能通过.,12,练习:如图4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开关S闭合后,灯L不发光。用电压表测得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6V,这说明:(),A、灯L和电阻R均完好,B、灯L完好而电阻R断了,C、灯L断路而电阻R完好,D、灯L和电阻R都断路,L,R,B,电路故障分析,S,图4,13,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图,16,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实验次数,1,2,3,U/N,2.0,2.5,2.8,I/A,0.22,0.25,0.26,R/,(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0,温度,14,当堂训练(10分钟),课本P8182 动手动脑学物理1-4,1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