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检查前准备熟悉仪表规范:1.了解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中对各类仪表的技术要求、安装标准、精度范围等内容,确保自己清楚知道仪表应达到的性能指标。2.例如,对于压力仪表,要熟知其允许的误差范围、测量范围是否符合实际应用需求。仪表外观检查:1.清洁仪表外壳,确保无灰尘、污渍、腐蚀等现象。可以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仪表表面,对于顽固污渍可使用专用清洁剂,但要注意避免清洁剂对仪表造成损害。2.检查仪表玻璃是否完好无损,无划痕、裂纹等,若有损坏应及时更换,以保证读数清晰准确。3.检查仪表的连接部位,如接头、法兰等,确保连接牢固,无松动、泄漏现象。对于螺纹连接的部位,可以使用扳手适当拧紧,但要注意不要过紧导致损
2、坏仪表。功能检查:1.进行通电检查,确认仪表显示屏、指示灯等正常工作。观察显示屏是否清晰显示数据,指示灯是否正常指示仪表的工作状态。2.对可调节的仪表,检查其调节功能是否正常。例如,对于有量程调节的仪表,尝试在不同量程下进行测试,确保量程切换顺畅且读数准确。3.对于具有报警功能的仪表,模拟触发报警条件,检查报警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通过调整输入信号或参数,使其达到报警阈值,观察仪表是否发出正确的报警信号。二、检查过程中配合检查人员:1.积极配合检查人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例如,向检查人员介绍仪表的使用情况、维护记录等。2.按照检查人员的要求进行操作演示,如读取仪表数据、调整参数等,以展示
3、仪表的正常工作状态。准确回答问题:1.对检查人员提出的关于仪表的问题,要准确、清晰地回答。了解仪表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安装位置等信息,以便能够回答检查人员的询问。2.如果不确定答案,不要随意猜测或编造,应如实告知检查人员并表示会尽快核实。记录检查结果:1.认真记录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仪表检查的结果。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后续整改和维护的依据。2.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详细记录问题的具体表现、位置等信息,以便后续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三、检查后整改针对问题整改:1.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仪表进行及时整改。如果是仪表精度不准确,可以进行校准或更换;如果是连接部位泄漏,应及时紧固或更换密封件
4、2.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和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维护管理:1.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加强对仪表的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健全仪表维护记录,定期对仪表进行清洁、检查和校准。2.对关键仪表,可以制定专门的维护方案,增加巡检频次,确保仪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培训与学习: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仪表知识培训,提高对仪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仪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方面。2.鼓励员工学习新的仪表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提升仪表管理水平。篇外语:1、核对本车间流程图是否与DCS画面一致,缺少仪表、阀门、气体报警仪的要及时补充。2、对于车间设置的DCS、SIS、GDS要熟悉,明白自己车间有几套系统。3、核实车间联锁报警一览表与DCS报警设定是否一致。4、核实车间报警记录台账、报警解除联锁申请单、调试台账、变更单。5、核对现场接地情况是否符合规定要求。6、核对自己车间维保记录是否有无证人员进行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