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单选题(共600题)
1、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
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答案】 C
2、各地政府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探索运用“网上述职”“暗访式考察”等考核方法,充分吸收群众意见。这使得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更多合法渠道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答案】 B
3、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触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答案】 B
4、正常婴儿的感觉定位主要依靠( )。
A.听觉
B.触觉
C.视觉
D.运动觉
【答案】 C
5、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
A.新生家访
B.情感性家访
C.定期家访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答案】 B
6、( )的操作条件反射说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学习观之一。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赫尔
D.斯金纳
【答案】 D
7、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答案】 B
8、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事实行为的是( )
A.吊销营业执照
B.销毁盗版音像制品
C.户口登记
D.拆迁补偿
【答案】 B
9、小红,女,10岁,父母都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但是本身的教育潜质不高。再加上孩子父母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该学生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同学们厌恶她的习惯、做法,看不起她,在她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C.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D.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答案】 C
10、某幼儿园将识字作为基本活动,该园做法( )
A.正确,有利获取知识
B.正确,有利与家长搞好关系
C.错误,不能进行教学活动
D.错误,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答案】 D
11、 下列属于行政执行中的行政手段的是( )。
A.税收
B.规定
C.法规
D.罚款
【答案】 B
12、全身耗氧量最高的是( )
A.循环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答案】 D
13、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
A.培养创造力
B.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C.开发智力
D.发展幼儿情商
【答案】 B
14、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答案】 B
15、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属基础教育
B.是儿童启蒙教育
C.属义务教育
D.是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答案】 C
16、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问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9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顺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咏读法记忆并掌握单词
【答案】 A
17、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要形成人工影响天气,改善空气质量作业能力,在重污染且有降水形成的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气象干预措施,消减雾霾,清洁空气。这说明(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C
18、 程序化决策主要是对日常的、重复出现的、具有观测性的问题作出决策,在一个组织部门中( )
A.管理部门的层次越低,越少负责程序化决策问题
B.管理部门的层次越高,越少负责程序化决策问题
C.战略性的决策一般都属于程序化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都是无关紧要的
【答案】 B
19、刘老师看到乐乐打一喷嚏,浓浓的鼻涕快流到嘴巴,赶紧对正在拖地板的保育员喊:“王老师,快拿纸帮乐乐擦一下。”刘老师的这种做法违反了学前教育的( )。
A.目标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保教合一原则
D.发展性原则
【答案】 C
20、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 )。
A.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B.延迟模仿
C.创造性模仿
D.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答案】 A
21、《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得少于()
A.0.5小时
B.1小时
C.1.5小时
D.2小时
【答案】 B
22、小红,女,10岁,父母都忙于工作,从小都是爷爷奶奶带,祖辈对其比较宠爱,但是本身的教育潜质不高。再加上孩子父母经商的缘故,平时对孩子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只会责骂,一听说成绩不理想,就是一顿打骂。该学生学习习惯差,经常不完成作业,编一些谎话骗老师。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每次值日都会有逃离现象。平时以自我为中心,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同学们厌恶她的习惯、做法,看不起她,在她经常流露出的不在乎的神情背后,有时也不经意地流露出一种无奈。
A.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家务,并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是生活的一部分
B.放手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及时进行鼓励
C.家长提高思想认知、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构成合力,进而培养学生良好劳动习惯
D.教师在学校的劳动中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
【答案】 C
23、儿童在游戏中玩出新玩法,这体现游戏可以增进儿童的( )。
A.创造力发展
B.语言发展
C.身体发展
D.情感发展
【答案】 A
24、( )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A.学前教育目标
B.学前教育手段
C.学前教育启蒙
D.学前教自内容
E.学前教育课程
【答案】 A
25、为了表现的需要,幼儿绘画时有时会出现透明的墙,让人能看见被墙遮挡的东西,这反映儿童美术的( )。
A.时间性与主体性
B.审美游戏性
C.直觉性
D.模仿性
【答案】 C
26、汇编语言是( )。
A.机器语言
B.低级语言
C.高级语言
D.自然语言
【答案】 B
27、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日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
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
【答案】 B
28、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 )。
A.人际关系
B.社会性
C.社会文化
D.行为规范
【答案】 B
29、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安静的场所
【答案】 C
30、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变化的反映,( )的儿童在判断积木大小时,会用手逐块地摸边缘,或把积木叠在一起比较。
A.2-3
B.3-4
C.4-5
D.5-6
【答案】 C
31、教育可以通过技能训练、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等活动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目的,这体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自然功能
【答案】 B
3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
A.选修课程
B.活动课程
C.分科课程
D.必修课程
【答案】 D
33、艺术欣赏时常常用表情、动作、言语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是( )
A.小班幼儿的发展目标
B.中班幼儿的发展目标
C.大班幼儿的发展目标
D.托班幼儿的发展目标
【答案】 C
34、我国《宪法》的修改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人民政协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工作
【答案】 C
35、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都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答案】 D
36、《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规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 )
A.优质、高效
B.广覆盖、高质量
C.公益性、普惠性
D.高效率、高质量
【答案】 C
37、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 )
A.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
C.建立人民军队
D.进行经济建设
【答案】 B
38、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学前教育的内容
B.学前教育的方法
C.学前教育的问题
D.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
【答案】 D
39、幼儿园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 A
40、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是( )。
A.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B.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身体健康
D.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答案】 B
41、用来研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及行为发展的实验方法是( )。
A.陌生情境技术
B.延迟满足实验
C.点红实验
D.两难故事
【答案】 B
42、不喜欢说话,不易与陌生人接触,不以语言来明显地表示好感,受到表扬没有明显的表示,稍加批评,就很难过,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是( )幼儿的特征。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 D
43、(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要方面。
A.亲子关系
B.性别角色
C.同伴关系
D.攻击性行为
【答案】 B
44、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 )
A.依法行政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其他手段
【答案】 A
45、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
A.速度快、储存量大、体积小
B.速度快、价格低、程序控制
C.价格低、功能全、体积小
D.速度快、储存量大、可靠性高
【答案】 D
46、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是()。
A.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B.参与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生管理与学业评定权
【答案】 D
47、我国人事制度历来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 )
A.公平竞争原则
B.依法管理原则
C.党管干部原则
D.分类管理原则
【答案】 C
48、“礼”在中国古代有多重意思。其中用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时,其意义接近于( )
A.礼让
B.法律
C.礼仪
D.礼治
【答案】 D
49、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鲁迅。下列名句蕴含哲理与此相同的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答案】 D
50、“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先要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C.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D.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不断积累自我价值
【答案】 C
51、()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A.培养目标
B.教育目的
C.课程标准
D.教育方针
【答案】 B
52、传统是指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它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各个领域,对人的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
A.社会经济力量
B.社会主要行为方式
C.社会主要力量和一般行为方式
D.社会习惯力量和行为方式
【答案】 D
53、1904年,清政府颁发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幼儿教育机构名称为( )。
A.幼稚园
B.幼儿园
C.蒙养院
D.蒙学院
【答案】 C
54、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地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年5月5日出生的这一历史事实。其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注意策略
B.复述策略
C.编码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 D
55、“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威武不能屈”等典故反映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主观能动性
C.教育
D.身心成熟度
【答案】 B
56、我国居民丢失身份证后,即使做补办(挂失)处理,但由于没有任何注销措施,导致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据记者调查,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交易,并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更令人忧虑的是,由于我国现行二代身份证缺乏必要的密码等基本防伪功能,若不法分子掌握与自己外貌相近的他人真实身份证,则可“分身两人”,加大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难度。对此,公安机关应该( )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57、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
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
【答案】 D
58、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
A.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B.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
C.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发展
D.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答案】 C
59、“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这一目标适合的年龄班是(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A
60、儿童厌食的起因往往不是因为某一身体部位出现病变,而是因为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这表明( )。
A.身体发展决定心理发展
B.心理发展影响身体发育
C.身体发育影响心理发展
D.心理发展决定身体发育
【答案】 B
61、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应遵守三个准则,这三个准则是()。
A.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B.连续性、探索性、合作性
C.探索性、顺序性、整合性
D.探索性、合作性、整合性
【答案】 A
62、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正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去或当成“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A.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B.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C.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
【答案】 C
63、讲授法的以下几种形式中,()一般是教师在高年级才更多利用的教学方法。
A.讲读
B.讲解
C.讲述
D.讲演
【答案】 B
64、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下面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是()。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制作、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答案】 C
65、下列选项中属于权威型教养方式的是( )。
A.对儿童的态度积极肯定,对儿童提出明确要求
B.倾向拒绝和漠视孩子
C.对儿童缺乏基本的关注
D.不对孩子提出任何要求,让其随意控制,协调自己的一切行为
【答案】 A
66、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
A.目的性
B.优美性
C.教育性
D.多样性
【答案】 C
67、 为未成年人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 )。
A.增强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识
B.增强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
C.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D.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水平
【答案】 C
68、最初的普及义务教育立法主要是围绕()的强制性、免费性和公共性三大主题展开的。
A.职业教育
B.专业教育
C.初等教育
D.中等教育
【答案】 C
69、学生年龄特征的两个方面是指()。
A.认知和情感的特征
B.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C.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D.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答案】 C
70、2009年6月1日,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这体现的政府职能是( )
A.经济职能
B.保卫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文化职能
【答案】 D
71、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A.福禄贝尔刨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答案】 A
72、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 )
A.发现学前教育的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的现象
D.解释学前教育因素
【答案】 B
73、预防幼儿视力问题的最佳方法是( )。
A.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B.避免使用一切电子视频设备
C.加强视力检查
D.尽可能多闭眼休息
【答案】 A
74、《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经济“新常态”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由此可见,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75、2010年版《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 )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A.食品药品
B.食品
C.药品
D.餐饮
【答案】 A
76、有学者说:“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体系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答案】 D
77、 被称为“幼儿园之父”的是( )
A.夸美纽斯
B.卢梭
C.福禄贝尔
D.蒙台梭利
【答案】 C
78、“我自己吃饭了”“我上大班了”,这些社会领域活动所体现的内容是( )。
A.环境适应
B.自我成长
C.行为规范
D.社会文化
【答案】 B
79、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的原则。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
B.重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C.尊重幼儿
D.重视实践
【答案】 A
80、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量少。按农林牧合计,我国平均每人土地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左右。
A.1/2
B.1/3
C.1/4
D.1/5
【答案】 B
81、以下属于幼儿园教师“环境创设与利用”专业能力内容的是( )。
A.建立班级秩序与规则,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安全、舒适
B.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指导和协助保育员做好班级常规保育和卫生工作
C.充分利用和合理设计游戏活动空间,提供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支持、引发和促进幼儿的游戏
D.在教育活动中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指导
【答案】 A
82、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核心是( )。
A.提高孩子的内在适应性
B.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水平
C.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D.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
【答案】 A
83、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布置作业
C.上课
D.测试考评
【答案】 C
84、从公共产品的属性来看,学前教育具有( )
A.牟利性
B.公益性
C.阶段性
D.先进性
【答案】 B
85、甲与其父乙水火不容,乙生前多次向邻居说甲无权继承自己的遗产,甲也多次口头声明自己不会继承乙的财产。但甲在乙死后反悔,而乙在死前也未立下遗嘱,则( )
A.乙的口头表明无效,甲放弃继承的行为也无效
B.因乙多次表明甲无权继承自己遗产,因此甲无权继承遗产
C.因甲多次申明自己不会继承乙的财产,应视为其已经放弃了继承权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 A
86、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于( )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人际交往
C.独立性
D.规则意识
E.智力
【答案】 B
87、最常见的语言法有两种,它们是( )。
A.观察法和演示法
B.游戏活动教育化和教育活动游戏化
C.故事法和讨论法
D.精神环境体验法和物质环境体验法
E.练习法和作业法
【答案】 C
88、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智力游戏
C.结构游戏
D.表演游戏
【答案】 A
89、眼手(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 )
A.抓握反射
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
C.手的无意性触摸
D.无意的触觉活动
【答案】 B
90、在欣赏《四小天鹅》舞曲时,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小天鹅。这种欣赏类型是( )。
A.语言参与
B.表情参与
C.视觉参与
D.运动参与
【答案】 D
91、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
A.开展言语讲述活动
B.鼓励幼儿大声说话
C.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D.纠正幼儿的发音不准
【答案】 C
92、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
A.辅音在先,元音在后
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
C.同时出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C
93、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直观形象法
B.实践法
C.行动操练法
D.情感体验法
【答案】 A
94、“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这句话反映了品德的( )特点。
A.品德形成具有后天性
B.品德内容具有社会性
C.品德表现具有行为性
D.品德结构具有自觉性
【答案】 C
95、( )岁儿童开始区别各种色调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认识一些混合色。
A.3
B.4
C.5
D.6
【答案】 B
96、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
A.《义务教育法》
B.《未成年人保护法》
C.《儿童权利公约》
D.《幼儿园工作规程》
【答案】 C
97、《教育漫话》的作者是( )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洛克
【答案】 D
98、某幼儿园将识字作为基本活动,该园做法( )
A.正确,有利获取知识
B.正确,有利与家长搞好关系
C.错误,不能进行教学活动
D.错误,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答案】 D
99、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能的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相联系
C.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发现思维
【答案】 B
100、学前教育行动研究的目的是( )
A.发现学前教育规律
B.解决学前教育问题
C.解释学前教育现象
D.解释学前教育因素
【答案】 B
101、儿童开始能够按照物体的某些比较稳定的特征进行概括,这是( )。
A.直观的概括
B.言语的概括
C.动作的概括
D.知觉的概括
【答案】 B
102、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是( )
A.封建主义
B.官僚资本主义
C.帝国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的软弱性
【答案】 C
103、晨检中的“二摸”是指( )。
A.摸额头和手
B.摸额头和腮部
C.摸腋下和颌下
D.摸腋下和额头
【答案】 B
104、《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 )人。
A.500
B.360
C.400
D.300
【答案】 B
105、“成熟势力论”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
A.霍尔
B.华生
C.格塞尔
D.施太伦
【答案】 C
106、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107、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答案】 D
108、年龄越小,( )
A.呼吸和心率越快
B.呼吸越快,心率越慢
C.呼吸和心率越慢
D.呼吸越慢,心率越快
【答案】 A
109、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中的哪一项?( )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教师育人
D.爱国守法
【答案】 D
110、 麦克米伦姐妹于哪年建立了英国第一个托儿所?( )
A.1913年
B.1916年
C.1911年
D.1840年
【答案】 C
111、 幼儿认为下午就是到户外玩的时间,这说明幼儿的时间知觉()。
A.与具体事物和事件相联系
B.与生物钟相联系
C.与季节变化相联系
D.与日夜变化相联系
【答案】 A
112、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是( )
A.儿童发展价值
B.社会发展价值
C.兼具儿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113、下列不属于幼儿前识字经验内容的是()
A.知道文字有具体意义
B.理解文字的功能用途
C.粗晓文字的来源
D.掌握文字书写的能力
【答案】 D
11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布置作业
C.上课
D.测试考评
【答案】 C
115、教师为幼儿选择歌曲时,首先关注的是曲调的( )。
A.音域
B.节奏简单
C.旋律平稳
D.结构短小
【答案】 A
116、下列关于软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B.Windows是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之一
C.所谓软件就是程序
D.软件可以随便复制使用,不用购买
【答案】 A
11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就学前教育发展预期而言到2020年( )
A.基本普及学前一年教育
B.基本普及学前二年教育
C.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D.基本普及学前免费教育
【答案】 B
11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育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 D
119、下列公文属于上行文的是( )
A.《国务院关于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B.《关于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D.《甲省关于呈请批准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
【答案】 D
12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答案】 D
121、下列不属于健康领域目标的是( )。
A.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B.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C.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D.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答案】 D
122、对学生的培养即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
A.能力
B.方法
C.态度
D.学识
【答案】 C
123、初入幼儿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这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A.回避型状态
B.抗拒性格
C.分离焦虑
D.黏液质气质
【答案】 C
124、幼儿语音发展阶段,元音和辅音的发展顺序是( )。
A.辅音在先,元音在后
B.元音在先,辅音在后
C.同时出现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 C
125、2016年4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党开展()学习教育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该活动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各级党组织要履行抓好学习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区分层次,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取得实际成效。
A.群众路线
B.三严三实
C.“两学一做”
D.党风廉政
【答案】 C
126、婴幼儿脑细胞能够利用的能量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 A
127、下列中国古典戏剧作品,历史时期、作者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唐代—关汉卿—《窦娥冤》
B.明代—王实甫—《救风尘》
C.清代—孔尚任—《桃花扇》
D.元代—马致远—《牡丹亭》
【答案】 C
128、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因此,下列具有法律关系的是( )
A.程某和简某一年前领取结婚证
B.刘某与陈某是高中同学
C.经人介绍,赵某和袁某确立恋人关系
D.谭某与李某一年前开始一直以夫妻名义生活
【答案】 A
129、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思维
D.审美经验
【答案】 D
130、幼儿认为物体会浮是因为它想洗澡,球会从椅子上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种判断是按( )进行的。
A.直接的逻辑
B.生活的逻辑
C.客观的逻辑
D.类比的逻辑
【答案】 B
131、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进餐间隔时间应为( )小时。
A.1—2
B.2一3
C.3—4
D.4—5
【答案】 C
132、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发生的阶段是在( )岁。
A.O一1.5
B.1.5—3
C.3—6、7
D.6—12
【答案】 A
133、幼儿教师要事无巨细,对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关心和帮助,这体现了幼儿教师劳动的( )。
A.繁琐性
B.细致性
C.微妙性
D.平凡性
【答案】 B
134、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即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和( )。
A.情绪不稳定型
B.多愁善感型
C.掩蔽现象型
D.起动迟缓型
【答案】 D
135、游戏时,一个幼儿尽管拥有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但如果同伴拒绝与其共同游戏他会很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的( )没有得到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和保障的需要
C.求知的需要
D.交往和友爱的需要
【答案】 D
136、以下关于儿童情绪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认知是情绪产生的基础,同时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
B.婴儿期的儿童,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C.婴儿最初的笑是没有社会意义的
D.新生儿听见他人哭泣而哇哇大哭,是移情的表现
【答案】 D
137、“高原现象”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
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各阶段都可能
【答案】 B
138、王某的叔叔是香港的富翁,王某满16周岁那年,接受其叔叔遗赠的10万元,靠此款生活,王某( )
A.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D.以上选项都不对
【答案】 B
139、儿童在游戏中主要表现在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动方式将现实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来。这是( )。
A.练习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结构游戏
【答案】 B
140、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伞却卖得不错,这表明此时( )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买方市场
C.处于卖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答案】 C
141、( )主要用于稳定和发展经济,调节收入分配等目标。
A.预算政策
B.支出政策
C.税收政策
D.公债政策
【答案】 C
142、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D.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答案】 B
143、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 )。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