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液压大钳安装、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常用版
(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
液压大钳安装、操作规程及维护保养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51A6E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大钳的安装、操作及维护保养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队液压大钳的安装、操作和维护保养。
2 主要技术参数
2.1 液压大钳主要技术参数见附录A。
2.2 液压大钳在不同压力下钳头扭矩见附录B。
3 安装
3.1 液压源安装在钻台底座或钻台偏房内,水平放置,固定牢靠。
3.2 将额定钩载为5t的滑轮,用D15.875mm的钢丝绳双股固定在井架天车大梁上,滑轮钩要封口。
3.3 吊绳采用D15.875mm钢丝绳,将钢丝绳穿过滑轮,一端固定在大钳吊杆上,一端固定在3t手拉葫芦吊钩上,手拉葫芦的下端用D15.875mm的钢丝绳双股固定在井架底座大梁上。
3.4 塔式钻机专用尾柱使用不小于D137mm的钢管,长度以高出钻台面1m为宜,安装在钻台右前边,距井口3.3m为宜,牢固地固定在井架底座上。A型井架也可以将井架大腿作为尾柱。
3.5 将大钳与移送缸连接,吊起固定在吊绳上,再将移送缸与尾柱连接,移送缸与大钳连接端应比尾桩固定端低100mm~350mm,井口、大钳、尾柱保持一条线,手拉葫芦要留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3.6 接通液压管线、气路、电路。
4 调校
4.1 启动液压源,观察电机转向,确保电机转向正确。
4.2 井口立1柱钻杆,扣上吊卡,坐稳井口。打开气源阀门,扳动气开关将大钳送至井口。调节大钳高度,使其底面与吊卡上平面保持40mm距离。大钳缺口套入钻杆后,转动吊杆上螺旋杆,调平钳头,使上下钳两个堵头螺钉与钻杆公母扣贴合。
4.3 操作高低挡气阀、下钳夹紧气阀和移送缸气阀,观察是否灵活和漏气。
4.4 试运转,压力在2.5MPa以内低挡空转1min -2min,压力在5MPa以内高挡空转1min -2min,确保:
a)马达运转平稳,钳头复位机构正常;
b)大钳送至井口,下钳准确卡住接头;
c)各气、液管路无刺漏现象;
d)各阀门灵活好用。
4.5 调节扭矩。起下钻作业扭矩不超过100kN.m。调节时,将钳子送到井口,夹住接头,操作高挡上扣到钳子不转动时,关死钳子上的上扣溢流阀,调节油箱溢流阀到要求压力(即规定扭矩),然后再打开上扣溢流阀,调到规定上扣压力(即规定上扣扭矩)。严禁用低挡调节扭矩。压力、扭矩对照见附录B。
5 操作要求
5.1 准备
5.1.1 打开大钳气源管线阀门。
5.1.2 启动油泵,合上单向气阀使油泵在空载情况下运转,系统压力保持1.5MPa以下。
5.1.3 对大钳进行检查,确保达到以下要求:
a)油箱油面在指示下限以上;
b)气、液管路无刺漏,仪表灵敏,各气、液阀灵活可靠;
c)大钳各连接销连接可靠;
d)钳头锷板尺寸与钻杆接头尺寸相符。
5.1.4 把钳头两个定位手柄根据上扣或卸扣需要转到相应位置;
5.1.5 调整大钳高度和水平度,具体参见4.2。
5.2 上扣
5.2.1 控制移送缸双向气阀将大钳平稳送到井口。
5.2.2 钻杆进入大钳后,使钳头上下两堵头螺钉和钻具公母接头贴合,扣上合门,操纵夹紧气阀将钻具上下接头夹紧,将移送气缸双向气阀扳到零位,将气放掉。
5.2.3 低挡缓慢旋进两圈,顺利后将气阀扳至高挡进行快速上扣,扣基本上满时换低挡紧扣。
5.2.4 扣上紧后,打开夹紧气阀,松开钳头,对正上下缺口,退回大钳。
5.3 卸扣
5.3.1 操纵移送缸双向气阀将大钳平稳送到井口。
5.3.2 钻杆进入大钳后,使钳头上下两堵头螺钉和钻具公母接头贴合,操纵夹紧气阀将钻具上下接头夹紧,将移送气缸双向气阀扳到零位,将气放掉。
5.3.3 当公扣全部从母扣中旋出后,松开上钳,上提立根,然后复位。上钳没有松开钻具前,严禁上提立根。
5.3.4 操作双向气阀,退回大钳。
5.4. 结束
用完后,把所有液压气阀恢复零位,把单向阀转向关闭位置,停油泵,关闭气源。
5.5 其它要求
5.5.1 上下钳定位手柄位置根据上扣或卸扣要求而定,变换位置时,钳头的各个缺口应对正后,方可操作。
5.5.2 操作气阀向前移动大钳时,严禁将气阀一次合到底使钳子快速移向井口造成撞击。
5.5.3 在使用过程,大钳平面要与转盘面保持平行,上下钳两个堵头螺钉与钻杆公母螺纹贴合。
6 维护保养
6.1 使用30号抗磨液压油,使用温度在零下25℃以下时,可选用30号低温液压油。在液压传动中,油箱中油温应保持在15℃~70℃之间,必要时应予以加热或冷却。
6.2 新钳子投入使用,液压油一个月后应更换,以后每半年更换一次,确保液压油质量。
6.3 液压系统滤清器应保持清洁,根据使用情况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
6.4 液压和传动系统轴承每150h进行一次锂基脂润滑保养。
6.5 起下钻前,花键轴、夹紧气缸、惰轮轴头黄油嘴要注黄油一次。
6.6 每钻进一万米,换齿轮箱机油一次,换变速箱二硫化钼润滑脂一次。
6.7 起下钻完毕,移送缸、夹紧缸要用清水洗净,活塞杆擦干涂一层黄油,伸出部分全部收入缸筒内;钳头用清水洗净,压缩空气吹干;坡板滚子部分用清水洗净,涂一层黄油。
6.8 每起下一趟钻,气阀中要注入50ml清洁机械油润滑气路各元件并防锈。
6.9 保持护罩、大钳、液压源的外表清洁卫生。
木工圆锯操作规程规定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E0898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 木工圆锯必须专人使用,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使用。
2. 本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非电工严禁拆装电源线。
3. 操作前应认真进行检查,锯片不的有裂口,螺丝应拧紧,木料不得有钉子、水泥和其他杂务,防护罩应固定牢靠。
4. 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站在锯片一条线上,手臂不得跨越锯片。
5. 进料必须紧贴靠山,不得用力过猛,遇硬节时要慢推,拉灵要待料的锯片15CM,不得用手硬拉。
6. 短窄料应用推棍接料,使创钩,超过锯片半径的木料,禁止上锯。
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
部 门:
日 期: 年 月 日
文件编号:
DY-81460
编写人:
类 型:
审核人:
编制单位: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防止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在从事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时的安全,保证电梯能正常安全运行。
1.2范围
1.2.1规定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的方法、步骤。
1.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包括对电梯故障的修理工作。涉及电梯故障修理工作应由专业单位有电梯安装、维修资格的人员单任。
1.2.3电梯日常检查内容按《日常(月度)检查表》进行,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主要是指对整机部位的润滑,部件的检查、调整、清洗,负责营救被困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等工作。
2、基本要求
2.1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妨碍本工种工作疾病的人员单任。
2.2电梯日常检查和维护人员必须经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安全监察机构的安全技术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3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作业时必须穿带好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
2.4电梯在开始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在电梯每层厅门口设置好醒目的安全警告标志和防护栏。
2.5负责电梯三角钥匙的保管和使用,不能将三角钥匙转交他人。使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时应看清轿厢是否停靠在本层站。
3、安全作业规程
3.1电梯在作检查和维护或在试车过程中,不得载客或载货,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检查区域。
3.2电梯在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工作时应把机房内的电源开关断开,并切断轿厢内的安全开关。
3.3电梯在检查、维护时所用便携式照明灯具必须采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且应有防护罩。
3.4在对轿底装置和底坑进行检查和维护时,应首先检查制动器的可靠性,切断底坑内电梯的安全回路,方可开展工作。底坑、机房、轿顶不得同时作业。
3.5电梯维护和检查时必须设备监护人。监护人员的职责是采取措施保护检查人员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切断电源,呼救;工作完毕后负责清理场地,不准留下工具零件。监护人员可由电梯驾驶人员或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单任,并保持相互呼应。
3.6在轿顶作业应合上检修开关。在轿顶须停车较长时间保养时应断开轿顶急停开关,严禁一脚站在厅门口,一脚站在轿顶或轿内长时间工作。严禁开启厅门探身到井道内或在轿顶探身到另一井道检查电梯。在轿顶作检查或维护时电梯只能作检修运行。
3.7严禁保养人员拉吊井道电缆线,以防止电缆线被拉断。
3.8电梯保养注意事项:
(1) 非保养人员不得擅自进行作业,保养时应谨慎小心;
(2) 工作完毕后要装回安全罩及档板,清理工具、不得留工具在设备内;
(3) 离去前拆除加上的临时线路,电梯检查正常后方可使用。
3.9紧急救助措施
3.9.1当有人员被关在电梯轿厢内时,电梯日常检查、维护人员应先判断电梯轿厢所在位置,然后实施紧急救助。营救工作必须要有两人协助操作。
3.9.2电梯在开锁区内故障停机,可用三角钥匙直接打开厅门后营救被困人员。
3.9.3电梯停在非开锁区域时
3.9.3.1因外界停电、电气安全开关动作造成的停机应在机房实施救助。首先断开总电源开关,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一个人用电梯专用工具打开制动器,一个人用盘车手轮根据就近停靠,轻便停靠的原则将电梯慢慢地向上或向下盘车(若出现电梯不能控制的现象应立即使制动复位),至电梯开锁区,然后用三角钥匙打开厅门,营救被困人员。
3.9.3.2因电梯安全钳动作造成的停机,首先应告诉被困人员在轿厢内不要惊慌,不能擅自拨门外逃,然后断开电梯的总电源,打开电梯停靠处上层的厅门,放下救助扶梯,打开电梯轿顶的安全窗,将被困人员从安全窗救出来。
2.10日常检查与保养完工后应做好相应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